开噤散

开噤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心悟》卷三。具有泄热和胃,化湿开噤之功效。主治噤口痢属湿热蕴结者。症见下痢赤白,脘闷,呕恶,不食,口气秽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上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属湿热而饮食不进者。
出处 《医学心悟》卷三
功能 泄热和胃,化湿开噤
主治 噤口痢属湿热蕴结者

《医学心悟》卷三:开噤散

处方

人参 黄连(姜水炒)各2克 石菖蒲3克 丹参9克 石莲子(去壳)茯苓 陈皮 冬瓜仁各5克 陈米1撮 荷蒂2个

功能主治

治噤口痢疾。火盛气虚,下痢呕逆,食不得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开噤散

处方

人参5钱,川黄连(姜水炒)5钱,石菖蒲7钱(不见铁),丹参3钱,石莲子(去壳,即建莲中有黑壳者)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陈米1撮,冬瓜仁(去壳)1钱5分,荷叶蒂2个。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痢疾,呕逆,食不入;虚人久痢。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开噤散

歌诀

开噤菖蒲苓二参,荷叶陈皮冬瓜仁;陈米黄连石莲子,噤口痢疾此方寻。

组成

黄连人参各6g,石菖蒲石莲子丹参陈皮冬瓜子各9g,陈仓米茯苓各15g,荷叶蒂2个。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泄热和胃,化湿开噤。

主治

噤口痢属湿热蕴结者。

方义

方中黄连石菖蒲茯苓冬瓜子苦辛通降,泄热化湿;陈皮陈仓米石莲子荷叶蒂健脾化湿和胃,开噤升清;人参丹参益气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泄热和胃,化湿开噤之功。

运用

诊断要点为下痢赤白,脘闷,呕恶,不食,口气秽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属湿热而饮食不进者。

加减化裁

下痢赤多白少,热盛者,加白头翁、黄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气滞甚而见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理气化滞;下痢无度,饮食不进,肢厥脉微者,当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回阳固脱。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医学心悟》:“开噤散,治呕逆食不入,书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故用黄连。痢而不食,则气益虚,故加人参。虚人久痢,并用此法。人参、川黄连(姜水炒)各五分,石菖蒲(不见铁)七分,丹参三钱,石莲子(去壳,即建莲中有黑壳者)、茯苓陈皮、陈米一撮、冬瓜仁(去壳)各一钱五分,荷叶蒂二个。水煎服。”

方论选录

1、《巫君玉瓣杏医谈》:“噤口痢:干呕不止,胃气渐虚,舌淡苔少,面色渐淡,热势或轻或无,或午后潮热,用开噤散(人参黄连石菖蒲丹参石莲子、茯芩、陈皮冬瓜皮、陈米、荷叶蒂)。”

2、《易记易诵中医三字经》:“毒攻胃。噤口接;开噤散,加减诀。噤口痢则饮食不进,下痢呕吐,治宜开噤散去人参石莲子,加大黄、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