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痞丸

克痞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袖珍方》卷一引秘方。具有理气燥湿健脾,温阳散寒和胃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绞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出处 《袖珍方》卷一引秘方
功能 理气燥湿健脾,温阳散寒和胃
主治 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绞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袖珍方》卷广:克痞丸

处方

丁香 藿香 官桂 茯苓(去皮)甘草 小茴香各15克 干姜45克 桔梗7.5克

制法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中化饮,行气消痞。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痞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
《袖珍方》卷广

《袖珍》卷一引秘方:克痞丸

处方

丁香5钱,藿香5钱,官桂5钱,茯芩(去皮)5钱,甘草5钱,小茴香5钱,干姜1两半,桔梗2钱半。

制法

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疒丂??)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袖珍》卷一引秘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克痞丸

组成

丁香藿香、官桂、茯苓(去皮)、甘草小茴香各五钱,干姜一两半,桔梗二钱半。

用法用量

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生姜汤送下。

功用

理气燥湿健脾,温阳散寒和胃。

主治

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绞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方义

本方所克之痞,为脾胃阳气虚衰,运化无权,痰饮水湿阻遏所致。治当行气化饮,健脾胃,散寒湿。方用丁香藿香小茴香等辛香走窜之品,行气燥湿化饮以醒脾运;肉桂、干姜等温中散寒以化痰浊;茯苓、桔梗化痰湿,调气机,健脾胃;甘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化湿健脾之功。

使用注意

本方辛香温燥,素体脾胃阴虚者不宜用。服药期间忌辛辣、腥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