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

苦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出处 《伤寒论》
主治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蔡福养方:苦酒汤

处方

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用法用量

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毫升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摘录
蔡福养方

汉·《伤寒论》:苦酒汤

出处

苦酒汤,出自汉·《伤寒论》。苦酒汤源于《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组成

半夏(9克),鸡子(去黄,一枚),苦酒适量。

用法

半夏置于苦酒中煮沸,去半夏,趁热下鸡子清,搅匀,少少含咽之。

功效

利咽开音。

主治

主治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音难出,苔薄,脉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熳性咽炎、喉源性咳嗽等病症。

1.慢性咽炎:以本方治疗慢性咽炎358例,以临床症状的消失判断疗效。结果:治愈215例,有效4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9%。(《甘肃中医》1995年第6期)

2.喉源性咳嗽:改良苦酒汤(制半夏10克,鲜鸡蛋壳2枚,白醋20毫升)加水200毫升,煮沸10分钟,去渣,再煮沸加入鸡蛋清拌匀后入冰糖烊化即成,细啜慢饮,每日1剂,8小时内饮完。14日后观察疗效,以咳嗽程度及咽部症状判断疗效。结果:痊愈82例,好转5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2%。(《江苏中医药》2009年第4期)

方解

方中苦酒即米醋,能酸甘化阴,消肿敛疮;半夏涤痰散结,利窍止咳;鸡蛋清甘寒入肺,润燥养咽。诸药配合,共奏清咽润窍、化痰止咳之效。

方歌

半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摘录
汉·《伤寒论》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苦酒汤

组成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用法用量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愈,更作三剂。

主治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方义

此方为漱口疗病方,即内治外治兼用者。苦酒即醋。半夏辛苦温,辛开喉痹,涤痰散结;鸡子去黄而清白者,甘寒润燥,利咽止痛,开声门;苦酒,味苦酸,消肿敛疮,活血散瘀。夏得鸡子白,利窍通声,而无燥津伤阴之弊;夏得苦酒,辛开苦泄,有消肿散结敛疮止痛之能。故三者相配,而达消肿涤痰,敛疮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