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肠丸

敛肠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是斋百一选方》卷六。有温阳散寒,涩肠止泻之功效。主治久泻。
出处 《是斋百一选方》卷六
功能 温阳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 久泻

《普济方》卷二一二:敛肠丸

处方

木香3克 地榆6克 酸石榴皮6克 罂栗壳4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下痢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陈米泔150毫升,煎取9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二

《百一》卷六:敛肠丸

处方

木香1两,丁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诃子皮1两,罂粟壳(炒,去瓤顶)1两,川姜(炮)1两,没石子1两,梓州厚朴(姜制)1两,白龙骨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赤石脂(烟)1两,禹余粮(醋淬7遍)1两。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泻。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百一》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敛肠丸

组成

木香丁香附子(炮,去皮脐)、缩砂仁、诃子皮、罂粟壳(炒,去瓤顶)、川姜(炮)、没石子、梓州厚朴(姜制)、白龙骨肉豆蔻(面裹煨)、赤石脂(煅)、禹余粮(醋淬七遍)各一两(30g)。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功用

温阳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

久泻。

方义

方中诃子皮、罂粟壳没食子龙骨赤石脂肉豆蔻禹余粮功专温中涩肠,收敛止泻;木香丁香厚朴、砂仁温中行气,散寒化湿;附子、炮姜温补脾肾之阳。诸药配伍,功能温阳散寒,敛肠止泻,行气化湿。

运用

1、本方以久泻不止、大便清稀、舌淡苔白、形寒肢冷、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病症。

使用注意

湿热积滞之泄泻,忌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