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黑膏汤

羚羊黑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喉科家训》卷四。具有宣泄气分,清化血中郁热,内泄外清之功效。主治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
出处 《喉科家训》卷四
功能 宣泄气分,清化血中郁热,内泄外清
主治 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
处方

羚羊角、豆豉、鲜地、桑叶、白蒺黎、牛蒡子、桔梗、前胡、杏仁土贝母、人中黄。

功能主治

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

用法用量

是方减去前、桔、杏、豉、人中黄,加滁菊、霍斛、甘草薄荷为稳;热甚生风,加钩藤。

摘录
《喉科家训》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羚羊黑膏汤

组成

羚羊角、豆豉、鲜地、桑叶、白蒺黎、牛蒡子、桔梗、前胡、杏仁土贝母、人中黄。

功用

宣泄气分,清化血中郁热,内泄外清。

主治

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

加减化裁

是方减去前、桔、杏、豉、人中黄,加滁菊、霍斛、甘草薄荷为稳;热甚生风,加钩藤。便燥实,痧火极盛,须急下者,元明粉、大黄俱可用,其余随证加减。服一二剂,痧回火势渐退,可参用白膏一二剂,羚羊角、元明粉、导滞丸等仍可参加。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近代中医珍本集》:“羚羊黑膏汤,治喉痧痧点逗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羚羊角、豆豉、鲜生地、桑叶苦杏仁、人中黄、白蒺藜、牛蒡子、桔梗、前胡、象贝母;此为宣泄气分,清化血中郁热,内泄外清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