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儒门事亲》。为消食剂。具有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效。主治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症见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胃结石、消化不良、肠梗阻等属湿热食积内阻肠胃者。
分类 消食剂-消食化滞剂
出处 《儒门事亲》
功能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
组成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烧枳壳黄连黄柏各一两(各30克),大黄半两(15克),炒香附子、牵牛末各二两(各60克)。

用法

上为细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煎水下,量虚实与之。现代用法: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3~6克,温开水下,每日2次。

功效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症见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脑出血急性期、结肠直肠狭窄等病症。

1.糖尿病胃轻瘫:9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多潘立酮结合木香槟榔丸治疗与健脾益气的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多潘立酮治疗。30日后对胃排空时间、血糖等观察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症状积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药导报》2007年第12期)

2.脑出血急性期: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32例。常规予脱水、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手术患者术后予以内科常规处理。痊愈21例(头痛头昏明显缓解,烦躁减轻,腹胀不明显,大便通畅,舌苔渐化),显效7例(大便通畅,头痛、烦躁有所缓解),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7.5%。(《湖南中医杂志》2008年第6期)

3.结肠直肠狭窄:木香槟榔丸治疗结肠直肠狭窄患者23例,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服药3~12个疗程。结果:痊愈13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其中轻型痊愈10例,好转3例;中型痊愈3例,好转3例,重型好转1例,无效3例。慢性血吸虫病导致结肠赢肠狭窄12例中,痊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不论何型,服完1个疗程有好转,第2疗程可改为1日1次,每次10克。(《广西中医药》1999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为治疗湿热积滞之重证的常用方。主治湿热食积证,临床以脘腹胀痛、便秘或下痢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方中用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中止痛为君药。大黄、牵牛泄热通便;青皮、香附疏肝理气,消积止痛,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莪术祛瘀行气,散结止痛;陈皮理气和胃,健脾燥湿;并佐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而止痢。本方集行气、破气、下气于一方,配伍清热燥湿、泻下攻积之品,虽为丸剂,仍有较强的行气攻积之力。

脑出血属急性期痰瘀腑实证者本方有效,而属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者则不宜使用或需随证加减。证型不典型的患者,若舌苔黄腻、白厚腻甚则如积粉,可放心大胆地使用本方,并可加大通腑力量;若药后腻苔渐化,是为病情向愈之象,注意及时调整用药。以每曰至多泻下3~4次为度,否则泻下不止,正气受损,加重病情。

现代研究

现代报道有用木香槟榔丸治肝硬变腹水。

方歌

木香滨榔青陈皮黄连黄柏莪术齐,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后重热滞宜。

摘录
金·《儒门事亲》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木香槟榔

歌诀

木香槟榔陈皮黄柏黄连莪术齐;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后重热滞宜。

组成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广荗(烧)、枳壳黄连(各30g),黄柏大黄(各90g),香附子(炒)、牵牛(各120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3-6g,食后生姜汤或温开水送下,日2次。

2、古代用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功用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症见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方义

本方主治湿热食积证,其病机核心为食积停滞,壅塞气机,生湿蕴热,治宜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方中用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中止痛,消脘腹胀满,除里急后重,为君药。大黄、牵牛攻积导滞,泄热通便;青皮、香附疏肝理气,消积止痛,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共为臣药。莪术祛瘀行气,散结止痛;陈皮理气和胃,健脾燥湿;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而止痢,均为佐药。诸药合用,以行气导滞为主,配以清热、攻下、活血之品,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

配伍特点

本方集行气、破气、下气于一方,配伍清热燥湿、泻下攻积之品,虽为丸剂,仍有较强的行气攻积之力。

运用

本方为治疗湿热积滞之重证的常用方。临床以脘腹胀痛,便秘或下痢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沉实为使用依据。

加减化裁

若积滞重,大便秘结为主者,加枳壳、芒硝以导滞通便;用治湿热痢疾,去陈皮、牵牛、莪术,加秦皮、白头翁以清热解毒止痢。《医方集解》所载木香槟榔丸有三棱、枳壳,并以芒硝水为丸,其攻积导滞力更强。

使用注意

本方破气攻积之力较强,宜于积滞较重而行气俱实者,老人、体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集解》:“湿热在三焦气分,木香、香附行气之药,能通三焦,解六郁,陈皮理上焦肺气,青皮平下焦肝气,枳壳宽肠而利气,而黑丑、槟榔又下气之最速者也,气行则无痞满后重之患矣,疟痢由于湿热郁结,气血不和,黄柏黄连燥湿清热,三棱能破血中气滞,莪术能破气中血滞,大黄、芒硝血分之药,能除血中伏热,通行积滞,并为摧坚化痞之峻品。湿热积滞去,则二便调而三焦通泰矣。盖宿垢不净,清阳终不得升,故必假此以推荡之,亦通因通用之意。然非实积,不可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