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地榆汤

平胃地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六。具有温中散寒,除湿和胃的功效。主治结阴便血。
出处 《卫生宝鉴》卷十六
功能 温中散寒,除湿和胃
主治 结阴便血
处方

苍术3克 升麻3克 黑附子3克(炮)地榆2.1克 陈皮 厚朴 白术 干姜 白茯苓 葛根各1.5克 甘草(炙)益智人参 当归 神曲(炒)白芍药各0.9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治结阴便血。

用法用量

上十六味,作一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平胃地榆

歌诀

平胃地榆参芍当,术苓升床葛根姜,附子益智神曲,升降脾胃也助阳。

组成

苍术一钱(3g),升麻一钱(3g),黑附子(炮)一钱(3g),地榆七分(2.1g),陈皮厚朴白术、干姜、白茯苓葛根各半钱(1.5g),甘草(炙)、益智仁、人参当归、曲(炒)、白芍药各三分(0.9g)。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盏,加生姜三片,枣子二个,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

温中散寒,除湿和胃。

主治

结阴便血。

方义

此方用平胃散,异功散,附予理中汤,升麻葛根汤,四方合成,而加地榆当归神曲益智数品,总使脾胃补消兼受,升陷有权,附烈气止血,温通运和诸法,无所不备。

使用注意

慎言浯,节饮食。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卫生宝鉴》:“真定总管史侯男十哥,年四十有二,肢体本瘦弱,于至元辛已,因收秋租,佃人致酒,味酸不欲饮,勉饮三两杯,少时腹痛,次传泄泻无度,日十余行。越十日,便后见血,红紫之类,肠鸣腹痛,求医治之。日: 诸见血皆以为热,用芍药柏皮丸治之,不愈。仍不欲食,食则呕酸,形体愈瘦,面色青黄不泽,心下痞,恶冷物,口干,时有烦躁,不得安卧,请予治之,具说其由。诊得脉弦细而微迟,手足稍冷。《内经》云: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经云: 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 阴脉不和,则血留之。结阴之病,阴气内结,不得外行,无所禀,渗入肠间,故便血也。宜以平胃地榆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