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丸

七宝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七十一。具有行气通脉,温阳降冲之功效。主治奔豚气上冲,胁肋绞痛。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功能 行气通脉,温阳降冲
主治 奔豚气上冲,胁肋绞痛
处方

丹砂、牛黄水银、龙脑、腻粉、麝香,并研细,各一分。金箔,大者二十一片,与药末同研。

炮制

上再同研,令水银星盏,用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中风,不计缓急,涎潮冒闷不知人。

用法用量

病轻者每服十丸,重者二十丸,温水化破服。利下涎须服和气药,日后时慢服治风药。治中风涎潮不下,精神昏愦,不省人事,用薄荷汤磨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七宝丸

组成

丁香沉香(锉)、硇砂(汤浸,绵滤澄,入陈曲同煎成膏)各半两(15g),蒺藜子(炒,去角)、木香各三分(0.9g),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30g),麝香一分(研)(0.3g)。

用法用量

上药除煎外,捣研为末,用前煎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炒生姜酒或炒生姜、黑豆、小便送下。

功用

行气通脉,温阳降冲。

主治

奔豚气上冲,胁肋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