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苨丸

荠苨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济生方》卷四。具有清热降火、滋阴补肾之功效。主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痈疽,多由过服丹石所致。
出处 《济生方》卷四
功能 清热降火,滋阴补肾
主治 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痈疽,多由过服丹石所致

《医级》卷八:荠苨丸

处方

荠苨5钱,大豆(去皮)5钱,茯神5钱,磁石(煅,研细)5钱,玄参5钱,钗斛5钱,沉香(磨)5钱,人参5钱。

制法

上为末,用猪肾1具,如食法煮,杵烂,和蜜为丸。

功能主治

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溢,此由劳欲过甚,多为消渴、痈疽,或由服食丹砂之故。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
《医级》卷八

《济生》卷四:荠苨丸

处方

荠苨1两,大豆(去皮)1两,茯神(去木)1两,磁石(煅,研极细)1两,玄参1两,栝楼根1两,石斛(去根)1两,地骨皮(去木)1两,熟地黄(酒蒸)1两,鹿角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猪肾1具,煮如食法,令烂,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痛疽,多由过服丹石所致。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盐汤送下。如不可丸,入少酒糊亦可。

摘录
《济生》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荠苨丸

组成

荠苨、大豆(去皮)、茯神(去木)、磁石(煅,研极细)、玄参栝楼根、石斛(去根)、地骨皮(去木)、熟地黄(酒蒸)、鹿角各一两(30g),沉香(不见火)、人参各半两(1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细末,用猪肾一具,煮如食法,令烂,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如不可丸,入少酒糊亦可。

2、现代用法:上为细末,猪肾1具,煮熟,杵烂共为丸,1日3次,1次10-15g,空腹盐汤送服。

功用

清热降火,滋阴补肾。

主治

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痈疽,多由过服丹石所致。

方义

本方所治证属阴虚火旺。治当滋阴补肾,清热降火。本方由《千金要方》猪肾荠苨汤加减而成。方中荠苨甘寒,清热解毒为君。瓜蒌根、大豆清热解毒;玄参地骨皮滋阴而降虚火为臣。佐以熟地石斛养阴补肾,鹿角、猪肾补益精血;茯神磁石镇心安神;人参健脾益气而和胃,合沉香行气调中,使诸药补而不滞,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清解肾经热毒,又滋阴而降虚火,标本兼治,强中自除。

使用注意

恬淡情志,少看带刺激性的电影、电视、书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