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

三仁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为治燥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临床上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分类 治燥剂-清热祛湿
出处 《温病条辨》
功能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温病条辨》卷一:三仁汤

处方

杏仁15克 飞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用法用量

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备注

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一

《温病条辨》:三仁汤

组成

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0g)。

用法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重于热之湿温病。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

方解

本方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证而设。湿邪阻遏,卫阳不达,故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湿为阴邪,湿遏热伏,则午后身热;湿阻气机,脾胃受困,故胸闷不饥;舌白不渴,面色淡黄,脉弦细而濡皆因湿邪为患。本证病机为湿热合邪,邪阻气机,涉及上中下三焦,湿遏热伏,湿重热轻。其中三焦气机受阻为病机之关键。治宜宣畅通利三焦。方用“三仁”为君,其中杏仁苦辛,轻开肺气以宣上;白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以畅中;薏苡仁甘淡渗利,渗湿健脾以渗下,方中杏仁宣上,白蔻仁畅中,薏苡仁渗下,三焦并调。臣以半夏厚朴辛开苦降,行气化湿,散满除痞,助蔻仁以畅中和胃。佐以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清利下焦,合苡仁以引湿热下行。诸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气机调畅,使湿热从三焦分消,诸症自解。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适用于湿热留恋气分,湿重热轻之证。临床以头痛,身重,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布氏杆菌病、波状热等病属湿重于热者。

注意

热重湿轻者不宜用。

方歌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摘录
《温病条辨》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三仁汤

歌诀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瘟初起法堪遵。

组成

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5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义

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

配伍特点

本方芳化、苦燥、淡渗同用,使表里之湿内外分解;宣上、畅中、渗下并行,使三焦湿热上下分消;寓理气于祛湿之中,纳清热于渗利之内。

运用

1、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加减化裁

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使用注意

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藿朴夏苓汤、黄芩滑石汤与三仁汤皆为治疗湿温之常用方。其中藿朴夏苓汤以三仁、二苓配伍藿香、淡豆豉化气利湿兼以疏表,故主治湿温初起,表证较明显者;三仁汤以三仁配伍滑石、淡竹叶于化气利湿之中佐以祛暑清热,故主洽湿温初起,湿重热轻之证;黄芩滑石汤以黄芩配伍滑石、二苓,清热与利湿并用,故主治湿温邪在中焦,湿热并重之证。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凉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