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椒救中汤

蜀椒救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卒中寒湿,内挟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功能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卒中寒湿,内挟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处方

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 厚朴9克 槟榔6克 广皮6克

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化湿辟秽。治发痧。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

用法用量

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蜀椒救中汤

歌诀

卒中寒湿盛夏频,腹中绞痛脉不沉;兼紧兼迟甚则伏,欲吐欲利腿转筋;四肢欲厥发痧症,急驱阴浊早回春;内夹移浊成眩冒,救中椒朴姜榔陈。

组成

蜀椒(炒出汗)三钱(9g),淡干姜四钱(12g),厚朴三钱(9g),槟榔二钱(6g),广皮二钱(6g)。

用法用量

加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功用1急驱浊阴,救中焦之真阳。

功用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卒中寒湿,内挟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方义

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元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面而守也;加厚朴以泻湿中独气,槟榔以散结此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