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脾饮

疏脾饮,中医方剂名。出自《丹台玉案》卷六。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截疟之功效。主治小儿因风成疟。症见症见寒热往来,寒重热轻,伴胸脘满闷,食少纳呆。
出处 《丹台玉案》卷六
功能 祛风散寒,化痰截疟
主治 小儿因风成疟
处方
功能主治

治小儿因风成疟。

用法用量

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
《丹台玉案》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疏脾饮

组成

紫苏柴胡半夏各一钱(3g),防风青皮厚朴川芎各五分(1.5g)。

用法用量

加生姜三片,不拘时候,热服。

功用

祛风散寒,化痰截疟。

主治

小儿因风成疟。

方义

方中用柴胡紫苏防风祛风散寒截疟,半夏青皮厚朴行气燥湿化痰,川芎行气活血,取其“血行风自灭”之意。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化痰截疟之效。

运用

本方以寒热往来,寒重热轻,伴胸脘满闷,食少纳呆为诊断要点。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本方主治小儿感受风邪所致的疟疾。疟邪入侵,邪在半表半里,与营卫相搏,正邪相争,故寒战壮热;邪气伏藏,与正气相离,则寒热休止。湿热蕴结,困阻中焦,则胸脘满闷,食少纳呆。《丹台玉案》云:‘小儿疟疾,不外风、痰与食。无食不发热,无风不作寒。而痰、食、风之所成也……治此病者,惟消食、疏风、化痰而已。’本方所治疟疾由风邪引发,且寒重热轻,故应以祛风散寒为主,佐以化痰消食。方中用柴胡紫苏防风祛风散寒截疟,半夏青皮厚朴行气燥湿化痰,川芎行气活血,取其“血行风自灭”之意,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化痰截疟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