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兽饮

四兽饮,中医方剂名。出自《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六。具有和胃消痰,温中舒郁之功效。主治气虚致疟及久疟气虚,面黄肌瘦;以及生冷不节,饱食伤胃而成下利。
出处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六
功能 和胃消痰,温中舒郁
主治 气虚致疟及久疟气虚,面黄肌瘦;以及生冷不节,饱食伤胃而成下利
处方

半夏(汤洗去滑)茯苓 人参 草果 陈皮 甘草 乌梅肉 白术 生姜 枣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锉散,盐少许,腌食顷,厚皮纸襄,水浸湿,慢火煨香熟,焙干。

功能主治

和胃化痰,治疟。治五脏气虚,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致阴阳相胜,结聚涎饮,与卫气相得,发为疟疾。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未发前,并进三服。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四兽饮

组成

半夏(汤去滑)、茯苓人参草果陈皮甘草、乌梅肉、白术生姜大枣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锉散,加盐少许,淹食顷,厚皮纸裹,水淹入,慢火煨香熟,焙干。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未发前,并进三服。

功用

和胃消痰,温中舒郁。

主治

气虚致疟及久疟气虚,面黄肌瘦;以及生冷不节,饱食伤胃而成下利。

重要文献摘要

1、《杏苑生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诸甘温以补中益气,橘红生姜草果仁等诸辛温之剂以疏豁郁滞,助乌梅、半夏以豁痰。

2、《医林纂要探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达阳于阴中而通其阻滞;陈皮行肝气之郁滞,破肺淫之阻塞;草果补肝泻肺,暖胃和脾,去积行痰,比常山为和顺;乌梅补肺泻肝,敛阴和胃,去瘀消湿,平内外上下之争;生姜以协半夏驱外闭之邪;大枣助四君子以和中气。此治疟之乘于内伤者,故四君子君人参以补中也,半夏以滑之,陈皮以宣之。虽有七情之郁,亦可使通而无滞。二陈以除痰,痰因气阻,加乌梅、草果而谓之四兽。助以姜、枣,所以大畅其阳,使由中而达外也。

3、《成方便读》:草果入脾,助阳散寒;乌梅入肝,存阴敛液;加于六君中,助正气而和阴阳。因虚久疟,岂有不愈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