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细末。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山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上药捣罗为末。
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上为细末。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清热凉血,和血通淋。
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亘.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舌淡苔薄白,脉数。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前列腺术后并发症、淋病性尿道炎、子宫颈炎、前列腺肥大等病症;尚见于闽中名老中医陈啸山治疗子淋之验案报道。实验研究表明,五淋散具有一定的抑制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抗菌、抗炎、利尿、促进肾功能恢复和降低结石形成的作用。
五淋散用草栀仁,归芍茯苓亦共珍,气化原由阴以育,调行水道妙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