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汤

消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兰室秘藏》卷上。具有调气,益气之功效。主治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出处 《兰室秘藏》卷上
功能 调气,益气
主治 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别名

木香化滞汤(《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

枳实(炒)当归梢各0.6克 陈皮 生姜 木香各0,9克 柴胡1.2克 草豆蔻甘草各1.5克 半夏3克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

理气化滞,和胃消痞。治忧气郁结中脘,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部微痛。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作一服。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消痞汤

组成

半夏一两,草豆蔻仁、甘草(炙)各五钱,柴胡四钱,木香橘皮各三钱,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二钱,红花五分。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功用

《中国医学大辞典》:调气,益气。

主治

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使用注意

忌酒、湿面。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李东垣医学全书》:“消痞汤一名木香化滞汤治因忧气郁结于中脘,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枳实(炒)、当归梢已上各二分,陈皮生姜木香已上各三分,柴胡四分,草豆蔻、炙甘草已上各五分,半夏一钱,红花少许。上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食远服,忌酒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