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散

真珠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具有解毒收湿,宣通鼻窍之功效。主治鼻中息肉,不通利。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功能 解毒收湿,宣通鼻窍
主治 鼻中息肉,不通利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

处方

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牙硝(枯研),各等分。

炮制

上捣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

治丈夫、妇人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宁,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真珠散

处方

真珠末15克 水精15克 琥珀末15克朱砂30克 马牙消15克 龙脑7.5克

制法

上药同研如粉。

功能主治

治肝心热毒久积,迫血妄行,以致血灌瞳人,眼生障膜。

用法用量

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眼。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真珠散

处方

真珠 白矾(烧为灰)桂心各30克 木通15克(锉)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鼻中息肉,呼吸不通利。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绵裹纳鼻中,一日换三次。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真珠散

处方

瓜蒌根末 琥珀 真珠粉 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 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 牙消(枯,研)各等分

制法

上药各捣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

治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偬,心忪闷乱,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真珠散

处方

真珠末 丹砂(研)各22克 贝齿5枚(灰火中烧,为末)干姜末22克

功能主治

治肝虚,眼目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

上四味,合研匀细,用熟绢帛罗三遍,每仰卧点少许于眼中,合眼少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董氏小儿方论》:真珠散

处方

栝楼根30克 蛇退皮(全,炙)3克

功能主治

治斑疱疮疹,入眼疼痛,翳膜,眼赤羞明。

用法用量

上药为末,用羊子肝1枚,批开去筋膜,掺入药6克,用麻缕缠定,放米泔内煮熟。任意与吃。如少小未能吃羊肝,以熟羊肝研和为丸,如黄米大,以生米泔下10丸,乳头上与亦可,日三服。儿小未能食肝,与乳母食亦佳。

摘录
《董氏小儿方论》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真珠散

组成

真珠一两、白矾(烧为灰)一两、桂心一两、细辛一两、木通(锉)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日三易之。

功用

解毒收湿,宣通鼻窍。

主治

鼻中息肉,不通利。

方义

因鼻中息肉堵塞,鼻窍必不通利。该病多为肺中郁热,上熏鼻窍,热毒渐积,局部气滞血瘀湿聚所致。鼻息肉常采取外治方药,本方即为外用效方之一。方中真珠研细末外用可燥湿收敛,为君药。白矾多为外用,能解毒收湿,则为臣药。佐以细辛、肉桂辛散温通,使血脉通畅,以进局部血行,其中细辛尚可宣通鼻窍,以缓解鼻塞等症;木通性寒,防辛、桂之温燥太过,因其性通利,既助通血脉,又利于通鼻窍,亦为佐药。上药配伍共奏解毒收湿,宣通鼻窍之功。

加减化裁

本方宜加活血化瘀药物如赤芍、丹皮、桃仁当归等以促进鼻息肉的消散。

使用注意

方中细辛有毒,用量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