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汤

左金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不知医必要》卷二。具有清肝泻火之功效。主治肝火胁痛。临床上常用于肚脐周痛,吞酸吐酸。
出处 《不知医必要》卷二
功能 清肝泻火
主治 肝火胁痛
处方

川连(或生,或炒,随酌)吴茱萸(汤泡)制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枳壳 竹茹

功能主治

治霍乱吐泻转筋,手足寒,心烦热渴。

用法用量

加藿香,水煎服。

摘录
《随息居霍乱论》卷下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左金汤

歌诀

左金茱连六一丸,肝经火郁吐吞酸,胁肋胀痛常嗳气,口苦咽干脉数弦。

组成

白术(净)、陈皮各一钱五分,黄连八分,吴萸(泡)四分。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日两次。

功用

清肝泻火。

主治

肝火胁痛。

运用

临床上常用于肚脐周痛,吞酸吐酸。

重要文献摘要

《近代中医珍本集》:“盖霍乱证手少阳三焦俱病,上焦不入则吐,饮食不纳,中焦不运化则痞痛,下焦不分则大便泻,小便不通。若吐泻而手足温,不渴兼太阴者顺,吐泻而参蛔消渴,手足厥冷,兼厥阴者险,吐泻而烦渴腰痛,失音气急,兼少阴者危。至于手掌紫冷,厥冷至肘膝,冷汗出,直视发呃,吐泻,小便不通,烦躁气急,脉微欲绝,或浮虚欲散,此三焦厥阴少阴俱病,逆证危急。凡治吐泻转筋,痞痛肠鸣,烦渴.参蛔,脤陷失音,手足厥冷,爪紫脉伏或微者,即用左金汤,和阴阳,治呕泻。”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一男子素有脚气,胁下作痛,发热头运,呕吐,腿痹不仁。服消毒护心等药,不应。左关脉紧,右关脉弦,此亦脚气也。以左金汤治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