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郁至神汤《辨证录》

开郁至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四。具有疏肝健脾,理气解郁之功效。主治畏寒畏热,似风非风,头痛颊疼,胃脘饱闷,甚则心胁相连脂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甚则耳鸣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识人,是木郁之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治疗肝胆气郁所致胃脘饱闷,吞酸吐食。
出处 《辨证录》卷四
功能 疏肝健脾,理气解郁
主治 畏寒畏热,似风非风,头痛颊疼,胃脘饱闷,甚则心胁相连脂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甚则耳鸣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识人,是木郁之病

歌诀

开郁至神参术苓,归芍柴甘香附陈;肝胆气郁是病机,吞酸吐食胃饱闷。

组成

人参一钱(3g),香附三钱(9g),茯苓二钱(6g),白术一钱(3g),当归二钱(6g),白芍五钱(1.5g),陈皮五分(1.5g),甘草五分(1.5g),栀子(炒)一钱(3g),柴胡五分(1.5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疏肝健脾,理气解郁。

主治

畏寒畏热,似风非风,头痛颊疼,胃脘饱闷,甚则心胁相连脂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甚则耳鸣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识人,是木郁之病。

方义

盖肝胆之气一郁,上不能行于心包,下必刑于脾胃。木克土则运化纳呆,气血生化不足,则土益病而木益郁。且土益病则土不生金,肺金必弱而肝木无制,则愈不自安而作祟矣,治宜急疏肝胆之木气。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栀子清透肝胆之郁热;当归补血养肝;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滋养肝血,血润肝木则郁尽解;陈皮理气消胀,使补而不滞。诸药相合,共奏疏肝健脾,理气解郁之功。

运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治疗肝胆气郁所致胃脘饱闷,吞酸吐食。

重要文献摘要

《辨证奇闻》:“一畏寒热,似风非风,头痛颊疼,胃脘饱闷,甚则心胁相连膜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甚则耳鸣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识人,人谓风邪,谁知木郁乎。夫木属肝胆,肝胆气郁,上不行心包,下必克脾胃。后天以脾胃为主,木克则脾不能化,胃不能受。脾胃空虚,津液枯槁,何能布于脏腑?且木喜水,脾胃焦干,木无水养,克土益深,则土不生肺,肺必弱,不能制肝。木过燥,愈作祟矣。宜急舒肝胆气。然不滋肝胆血,则血不能润,木郁不解。用开郁至神汤:人参白术、炒栀子一钱,香附三钱,茯苓当归二钱,白芍五钱,陈皮甘草、柴胡五分。二剂尽解。方妙无克削,又立去滞结,胜逍遥散。或谓宜解散不宜补益,不知境遇不常,元气或漓,不可执郁难用补之见,况人人参,正无伤,郁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