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清肝汤《医学入门》

栀子清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具有疏肝解肌,凉血清热之功效。主治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出处 《医学入门》卷八
功能 疏肝解肌,凉血清热
主治 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组成

柴胡栀子(炒)、牡丹皮茯苓川芎、芍药(炒)、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二分。

用法用量

水煎,子母同服。

功用

疏肝解肌,凉血清热。

主治

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方义

山栀、牡丹皮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柴胡疏肝解郁,芍药、甘草敛阴柔旰;当归川芎养血和营;茯苓实脾助运;牛蒡子疏散肝结风热。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化裁

出血量多者,加生地、藕节、茅根,去川芎当归;便秘者,加大黄;阴液亏耗者,加麦冬、玄参知母,肝火甚者,加龙胆草、黄芩

重要文献摘要

《保婴撮要》:“一小儿肿赤掀痛,此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脓成,针之肿痛顿减。又两剂渐愈。却以柴胡栀子散,加白芷、升麻,与母服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