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六一汤《证治宝鉴》

附子六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证治宝鉴》卷十一。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主治心痛,热疼久不愈。临床常用于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脘腹胀闷作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而兼见阳虚不固,汗多恶寒,肢冷脉弱等症及泄泻、痢疾属寒热错杂者。
出处 《证治宝鉴》卷十一
功能 清热泻火
主治 心痛,热疼久不愈

组成

附子一钱(3g),黄连六钱(18g)。

用法用量

上药同浸,炒,去附,煎服。

功用

清热泻火。

主治

心痛,热疼久不愈。

方义

本方治证多因患者心痛日久,阳气不化,寒郁化热,热结于内,火邪犯心而致。方以黄连清热泻火,使热清火降,心无所伤;黄连与炮附子同炒,乃取炮附子之辛热,既可制约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从类相求,引药清寒郁之热。本方针对寒郁化热或寒热错杂之证而设,亦可加栀子吴茱萸之类。

配伍特点

黄连为苦寒泻火解毒之要药。尤长于泻心胃实热,止湿热痢疾;附子辛温燥烈,气味俱厚,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暖脾胃以健运,下补肾阳以追复散失之阳气,外固卫阳以祛寒。二药配对,辛苦相投,寒热并用,以附子之热制黄连之苦寒败胃之弊或伐胃之过,以黄连之寒制附子走而不守之性,阴阳相济,共奏清热泻火、温经散寒之功。

运用

临床常用于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脘腹胀闷作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而兼见阳虚不固,汗多恶寒,肢冷脉弱等症及泄泻、痢疾属寒热错杂者。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千金要方集要》:“反佐相反配伍附子辛热,黄连苦寒清热泻火;黄连为君,稍用附子同浸炒,以附子之性制黄连苦寒伐胃之过,而不变其清热泻火之用,治疗心痛、热疼久治不愈。两药用量为六、一之比,称附子六一汤。”

2、《温法述药》:“《证治宝鉴》附子六一汤(附子一钱,黄连六钱,上药同浸,炒,去附,煎服),主治心痛热疼,久不愈。”

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时当注意清热药与散寒药的用量比例为6:1,并应明确用药方法,防止附子之类升火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