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茵陈汤《医学摘粹》

甘草茵陈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摘粹》。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阳黄属谷疸,腹满尿涩者。
出处 《医学摘粹》
功能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阳黄属谷疸,腹满尿涩者

歌诀

病成谷疸要先知,腹满旋惊尿涩时;栀子茵陈清利妙,大黄甘草补攻宜。

组成

茵陈三钱,栀子三钱,大黄三钱,甘草二钱。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热服。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阳黄属谷疸,腹满尿涩者。

方义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皆为苦寒之药,寒能清热,苦能燥湿。其中茵陈并有疏利肝胆的作用,为清热除湿退黄主药。栀子能除烦热,清泄三焦而通调水道。大黄除郁热,推陈致新,使湿热壅遏之邪,尽从大小便而出。甘草生用,一则取其清热之功,一则缓和寒药之性。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1.《医学摘粹》:“甘草茵陈汤,茵陈三钱,栀子三钱,大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大半杯,热服。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