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丸《外台秘要》

半夏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具有温肠止痢,燥湿健脾之功效。主治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临床常用于治疗冷痢,下痢赤白,饮食不消,腹痛,闭阻。
出处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
功能 温肠止痢,燥湿健脾
主治 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

组成

半夏(洗)、乌头(炮)、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饮送下,一日二次。

现代用法:共研细为末,蜂蜜和为丸。1日3次,1次4g,米汤送服。

功用

温肠止痢,燥湿健脾。

主治

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

方义

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乌头祛风除湿;甘草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温肠止痢,燥湿健脾。

运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冷痢,下痢赤白,饮食不消,腹痛,闭阻。

注意事项

乌头有毒,注意炮制方法及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