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丸《丹溪心法》

半夏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三。具有开郁滞之功效。主治湿热内蕴,遗精滑浊,尿频涩痛。症见湿热下注,小便白浊。临床常用于治疗梦遗。
出处 《丹溪心法》卷三
功能 开郁滞
主治 湿热内蕴,遗精滑浊,尿频涩痛

组成

半夏(破如豆大)一两,猪苓四两。

用法用量

先将一半猪苓半夏黄色,不令焦,地上出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候干,再用上猪苓末二两,炒微裂,同用不泄砂瓶养之。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常服,于申、未间,冷酒送下。

功用

开郁滞。

主治

湿热内蕴,遗精滑浊,尿频涩痛。

方义

半夏消痞散结,猪苓利尿渗湿。诸药合用则燥湿利水,开郁滞。

运用

诊断要点:湿热下注,小便白浊。

临床常用于治疗梦遗。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丹溪心法》:“半夏丸治白浊神效。半夏燥湿,猪苓分水(肝脉弦,加青黛)。”

方论选录

《本事》:“半夏有利性,而猪苓导水,盖导肾气使通之意。”

《本事方释义》:“木猪苓气味苦微寒,入足太阳;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送药以酒盐汤者,欲药性之下行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炙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以半夏丸。”

各家论述

徐春甫:半夏丸,治湿痰流注,白浊神效。(《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