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蒜丸《朱氏集验方》

肚蒜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六。具有健脾养胃,解毒,止泻之功效。主治水泻。临床常用于脾胃虚寒而致的湿盛泄泻之症,常人平时腹胀者也可食之。
出处 《朱氏集验方》卷六
功能 健脾养胃,解毒,止泻
主治 水泻

组成

猪肚一枚,大蒜

用法用量

将肚净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以肚子满为度,煮之,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烂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为丸,如梧桐子大。刨艮三五十丸,空心以盐汤或米饮送下。

功用

健脾养胃,解毒,止泻。

主治

水泻。

方义

本谱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猪肚健补脾胃;合平胃散化湿;大蒜悦脾,制成丸剂,味香性温,甘苦参半。

运用

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寒而致的湿盛泄泻之症,常人平时腹胀者也可食之。

重要文献摘要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肚蒜丸,治水泄。丁必卿云:渠每遇五更必水泄一次,百药无效,服此遂安。獖猪肚一枚,净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以肚子满为度,煮之,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烂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忤,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盐汤或米饮空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