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胃丸《圣济总录》

补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具有除冷下气之功效。主治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症见胃脘疼痛,呕吐少食,体倦肢冷,腹满泄泻,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虚寒凝证。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功能 除冷下气
主治 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

组成

桔梗(炒)、吴茱萸(炒)、白术桂(去粗皮)、人参各一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裂)、甘草(炙,锉)、麦蘖(炒)、陈曲(炒)各一两。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日二夜十。

2、现代用法:饭前以温酒送下,1次2~3g,1日3次。

功用

除冷下气。

主治

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

方义

本方主治脾胃阳虚,中寒气满。方用人参白术、麦蘖、陈曲益气补中,健胃消食;吴茱萸肉桂干姜温阳补脾,散寒暖胃;桔梗、厚朴陈皮枳壳调畅气机,化湿除满,健脾和胃。

运用

诊断要点:胃脘疼痛,呕吐少食,体倦肢冷,腹满泄泻,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临床上常用于脾虚寒凝证。

加减化裁

脾虚湿盛,大便稀者,加肉豆蔻茯苓苍术

注意事项

方性温燥,胃阴不足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