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旦汤《千金》

阴旦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金》卷九。具有温里散寒之功效。主治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肢节疼痛、虚烦、胃脘不适、脉浮弱。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胃痛。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功能 温里散寒
主治 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

歌诀

芍药干姜与甘草黄芩桂心及大枣。诸药配伍调脾胃,温中发表祛虚寒。

组成

芍药、甘草各二两,干姜、黄芩各三两,桂心四两,大枣十五枚。

用法用量

为粗末,水煎去渣,分五次(昼三夜二)温服,复令小汗

功用

温里散寒。

主治

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

方义

本方由桂枝汤化裁而成。桂、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草、枣扶中益气,干姜易生姜,取其温阳守中,黄芩清解郁热,为内以祛寒,外以散热之剂。

运用

诊断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肢节疼痛、虚烦、胃脘不适、脉浮弱。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胃痛。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千金方》:“阴旦汤,芍药、甘草各二两,干姜、黄芩各三两,桂心四两,大枣十五枚。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再,覆令小汗。治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

方论选录

《张氏医通》:阴霾四塞,非平旦之气,无以开启阳和,桂枝汤原名阳旦,开启阳邪之药也,《千金》于中加入黄芩之苦寒性轻,以治冬温在表之邪热,加干姜之辛温散结,以治中土之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