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胆道蛔虫症的发生,是因寄生在体内的蛔虫上行钻入胆道而引发。治疗重点在于驱蛔,安蛔,止痛。胆蛔汤中,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肉均为驱蛔虫的要药,备药合用则驱虫力更大。前人经验认为,‘蛔得酸则静’,故用乌梅酸味以安蛔止痛;更兼槟榔杀虫消积,行气通便,则易使蛔虫退出胆道,排出体外而病愈。临床运用时,如腹痛甚者,可加木香、枳壳以行气止痛;兼有发热者,可加黄连或黄柏以清热;大便秘结者,可加枳实、玄明粉以攻下通便。”
《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中药治虫,历来有之,冶虫之方,亦属不少。但有些中医却认为中药驱虫无效,其实不是中药无效,而是药物不合规格!如使君子打开其肉已腐烂变质,或用整个使君子而不打烂,榧子肉已霉变,苦栋根白皮不是二层皮,而是根木一块……多年前曾去农村巡回医疗,所见蛔虫病的小孩真多!其中胆道蛔虫症亦不少,蛔虫团梗阻间亦有之。我们都靠中药、针灸得到解决。当时凡遇胆道蛔虫病,我们接诊后先嘱患儿父母去挖苦栋根白皮,取回配药,一方面静脉滴注等渗葡萄糖。很多患儿经滴注后,疼痛即逐步缓解,服胆蛔汤后阵发之疼痛乃止。多数在12小时前后即排虫。根据个人体会,此方比仲景之乌梅丸更有效。乌梅丸对胆道蛔虫之轻者有效。巡回医疗归来后,我院一女同学患胆道蛔虫,未用滴注,单用胆蛔汤数剂而愈。运用咀蛔汤,药材的质量很重要,根据个人经验,苦栋根白皮杀虫药力专著,一定要鲜用,且不能夹杂红皮,红皮毒性较大,轻则伤正,重则可致中毒。使君子需打烂,整个使用则无效,此药亦不宜重用,过量会引致呃逆。槟榔凡经加工切片者效果多不佳,最好临时切片或打烂用,我喜欢用枣子槟榔,因容易加工,切开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