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四物汤《医略六书》

荆芥四物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具有疏风清热,凉血固崩之功效。主治风热伤于冲任经气,洋溢不能摄血,而血不归经,故经漏不止,脉浮数者。
出处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功能 疏风清热,凉血固崩
主治 风热伤于冲任经气,洋溢不能摄血,而血不归经,故经漏不止,脉浮数者

组成

生地五钱,荆芥(炒黑)一钱半,白芍(炒)一钱半,当归(醋炒)三钱,条芩(炒黑)一钱半,川芎一钱,香附(童便制)一钱半,地榆(炒黑)二钱。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功用

疏风清热,凉血固崩。

主治

风热伤于冲任经气,洋溢不能摄血,而血不归经,故经漏不止,脉浮数者。

方义

方中生地滋阴凉血,当归养血归经,川芎入血海以升阳,白芍敛营阴以止血,条芩清在里之风热,荆芥散血中之风邪,香附调气解郁,地榆凉血涩血。水煎温服,使风热外解,则经气清和而血无妄行之患,经漏自止。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医学汇函 中》:“荆芥四物汤,治崩漏初起,不问虚实,服之立止。”

《济阳纲目》:“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生地、对药养血凉血,故皆取效,用荆芥四物汤。”

各家论述

武叔卿曰:“血热崩漏用荆芥四物汤论,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况厥阴之经环阴器,廷孔、前阴皆属之。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养血凉血,故能收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