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肺汤《嵩崖尊生》

举肺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嵩崖尊生》卷七。具有养肺、化痰清热,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之功效。主治肺痿。久咳气虚,有热则成痿,其症寒热,气急烦闷,多唾或带血。
出处 《嵩崖尊生》卷七
功能 养肺、化痰清热,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
主治 肺痿。久咳气虚,有热则成痿,其症寒热,气急烦闷,多唾或带血

组成

桔梗、甘草竹茹、二冬、阿胶沙参百合、贝母。

用法用量

清水煎服。

功用

养肺、化痰清热,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

主治

肺痿。久咳气虚,有热则成痿,其症寒热,气急烦闷,多唾或带血。

使用注意

忌辛燥、升散、温热。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备急灸法·十二经穴病候摄要·针灸医案合集》:“肺痿久嗽,肺虚而热,在上焦病也。其症状必寒热往来,自汗,气急,烦闷。多唾或带红线脓血,宜急治之。宜举肺汤,元参精肺饮,切忌升散温热辛燥。”

2.《中医大辞典》:“举肺汤,《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桔梗、甘草天门冬竹茹阿胶沙参、贝母、百合。水煎服。治肺痿,寒热往来,自汗,烦闷多唾。或带红线脓血。”

3.《简明中医内科学》:“肺痿久嗽气虚,热在上焦,发热自汗,口吐浊沫,或唾红丝脓血,宜用举肺汤、元参清肺饮。”

4.《简明中医病证辞典》:“热与虚寒之分。虚热者,症见咳喘气急、咳声低若、咳吐稠黏痰沫、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或见潮热、皮毛枯槁无泽、舌红少津、脉虚数等;治宜滋阴润燥、清热生津;方可选用举肺汤、元参清肺饮、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紫菀散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