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中下气汤《医学探骊集》

宽中下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探骊集》卷五。具有宽中下气,降逆止痛之功效。主治中宫积有逆气,由脏腑而溢于经络,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发作,则胸胁刺痛不已,甚则痛不可忍。
出处 《医学探骊集》卷五
功能 宽中下气,降逆止痛
主治 中宫积有逆气,由脏腑而溢于经络,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发作,则胸胁刺痛不已,甚则痛不可忍

组成

枳实四钱,香附末三钱,延胡索(酒炙)三钱,槟榔三钱,瓜蒌仁四钱,广砂仁三钱,郁金四钱,甘草二钱,葶苈子三钱。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配用鲜姜熨法。

制法

水煎,去滓。

功用

宽中下气,降逆止痛。

主治

中宫积有逆气,由脏腑而溢于经络,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发作,则胸胁刺痛不已,甚则痛不可忍。

方义

本方治证乃因中焦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气逆胸中,痰随气升,血脉闭阻而致。方以枳实为君,能宽中下气,化痰散结,以通痞塞;臣以香附延胡索郁金既能行其滞气,又能活血通脉而止痛;佐以广砂仁行气和中,瓜蒌仁利气宽胸、化痰散结,槟榔葶苈子引逆气下行;甘草和药调中,为使药。诸药合用,使中焦逆气得降,则胸胁之痛自止。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医学探骊集》:“方以枳实为君,能宽中下气;佐以香附、元胡散滞气,郁金、广砂破郁气,蒌仁、葶苈能引逆气下行,槟榔能逐逆气下降,甘草和药调中。其中宫之逆气既散,则胸胁之痛自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