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散《直指》卷二十一

益肾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直指》卷二十一。具有温补肾阳,芳香开窍之功效。主治肾虚耳聋。
出处 《直指》卷二十一
功能 温补肾阳,芳香开窍
主治 肾虚耳聋

组成

磁石(火烧醋淬七次,研细,水飞)一两(12g),巴戟、大川椒(开口者)各一两(30g),沉香石菖蒲各半两(15g)。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用猪肾一只,细切,和以葱白、少盐并药,湿纸十重裹,煨令香熟,空心嚼,以酒送下。

功用

温补肾阳,芳香开窍。

主治

肾虚耳聋。

方义

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清窍,以致耳聋;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亏则髓海空虚,故头晕目暗;兼见下肢发冷,乃肾阳偏虚之征。治当温补肾阳,以充肾精,使上养耳窍以除诸症。方中巴戟天为君药,性辛甘微温,补肾助阳益精,乃补肾之要药。大川椒入肾,温肾助阳为臣药。君臣相合,偏补肾阳。沉香温肾纳气,功能“益精壮阳,暖腰膝”,助君臣药补肾阳;猪肾血肉有情之品,以脏补脏,补益肾精;磁石重坠摄纳浮阳,石菖蒲芳香行气开窍;葱白辛烈行气开窍,共为佐药。盐引药入肾,酒活血通脉,助行药力。全方配伍,偏补肾阳,兼通耳窍,则肾阳虚而致之耳聋自除。

加减化裁

阳虚甚者,加肉桂、菟丝子温补肾阳;阳虚失于摄纳而见喘甚者,还可加补骨脂、苏子补肾平喘。

使用注意

本方温燥,有虚热、实热者均不宜服用。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东医宝鉴》:“益肾散,治肾虚耳聋。”

《绛雪园古方选注》:“又若非风、非热、非精脱,而属于肾劳气厥者,耳中浑浑嫩嫩,闭塞不聪,此即《经》言地气冒明也,由于肾经浊阴上逆,蒙蔽其阳,治以益肾散,辛热发其阳,重坠镇其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