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祛风。主治玫瑰糠疹。 |
【处方组成】 生地30克、玄参30克、黄芩30克、银花25克、山栀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白蒺藜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腹胀纳呆而舌苔正常者,加木香3克、陈皮6克、厚朴6克;腹胀、纳呆而舌苔白厚腻,口不干,小便短黄者,去黄芩、生地,或减量,选加藿香9克、苍术9克、半夏6克、砂仁3克;口干欲饮,舌质红,少苔,皮疹鲜红者,可选加大青叶30克、紫草9克;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15克、蜂蜜2-3匙,重者加麦冬9克、大黄6克;大便溏泻者,去生地、黄芩或减量,选加白术9克、山药9克、陈皮6克;合并妊娠时,宜去丹皮,将赤芍改为白芍,可选加白术9克、杜仲9克、续断9克,桑寄生9克。 |
【临床疗效】 应用50例,分别服药3-30剂不等,其中临床痊愈44例(88%),进步5例,无效1例。痊愈的44例中分别服药6-30剂不等,平均服药12.8剂。 |
【处方来源】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教研组。 |
【按 语】 本病乃因风热郁于肌肤,闭塞腠理,久郁化热化燥所致。本方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和风、祛风之法,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较满意。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凉血解毒。主治玫瑰糠疹。 |
【处方组成】 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五 |
【临床疗效】 本方经临床观察多例,有较好疗效。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顾伯华。 |
【按 语】 本方为中医专家顾伯华的经验方。紫草有凉血解毒作用,已被不少医家用于治疗玫瑰糠疹;板蓝根亦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两药并用,疗效更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凉血解毒。主治玫瑰糠疹。 |
【处方组成】 紫草15-30克,水煎服。小儿减半。10剂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五 |
【临床疗效】 治疗70例,痊愈37例,进步25例,无效8例。37例痊愈者,平均内服9剂。 |
【处方来源】 广东省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按 语】 紫草有凉血解毒作用,可适用于玫瑰糠疹一般病例,且疗程短,费用低。(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散风。主治玫瑰糠疹。 |
【处方组成】 菊花5克、蝉蜕3克、丹皮5克、鲜生地15克、赤芍15克、生山栀9克、苦参12克、白藓皮9克、豨莶草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6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皮疹颜色鲜红等热重表现,重用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等凉血药;皮疹主要分布在下腹部及股内侧伴剧痒等挟湿热表现,重用苦参、白藓皮等除湿药;干燥脱屑等挟风表现,加僵蚕、白蒺藜之类祛风药;便秘者,加大黄;外感风热表证者,加葛根、桑叶、牛蒡子。 |
【临床疗效】 治疗32例,17例于1个疗程后见效,6例于1-2疗程见效,8例于2个疗程后见效,1例于3个疗程后见效。均在停药1周内皮疹基本消退。 |
【处方来源】 山西医学院第一附院皮肤科。 |
【按 语】 玫瑰糠疹乃风热血燥、闭塞腠理所致,本方具清热、凉血、散风之功,主治本病,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病程明显缩短。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凉血清热祛风。主治玫瑰糠疹。 |
【处方组成】 生地15克、生石膏15克、知母9克、玄参9克、栀子9克、黄芩9克、牛蒡子9克、蝉蜕6克、丹皮12克、泽泻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瘙痒剧烈(风盛)加白藓皮9克、地肤子9克;皮疹较红(血热)加生地30克、生石膏30克;纳差便稀,为脾虚湿困,加淮山药15克、苍术9克;大便燥结,加生大黄9克、泡水代茶饮,便稀即停服。痒时还可外搽复方蛇床子洗剂(蛇床子粉10克、炉甘石粉10克、石炭酸1毫升、甘油5毫升,冷开水加至100毫升)。 |
【临床疗效】 应用70例,57例痊愈(81.4%),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痊愈的57例,服药3-45剂,平均服18.3剂。 |
【处方来源】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陈大用。 |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