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27222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病温
814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指所患的病证是属温邪性质。
温病
701
0001-01-01
《伤寒证治准绳》
田 春日温病未满三日先用惺惺散二服后四五日不解烦渴呕用白术散如自汗口燥用制白虎汤至六七日大便燥结用四顺饮子下心腹大实大满牛黄通膈丸下初觉之时疑是疮疹只用葛根升麻汤解肌
温病
954
0001-01-01
《止园医话》
中医论温病与伤寒,分辨最清,中药治温病,更属奇效,可称百试百验。所虑者,误将此症认为伤寒则大左矣,西医根本即将伤寒、温病,认为一病,故其治法远不逮中医也。(除预防注射法) 【原因】西医谓肠窒扶斯病菌,为本症之原因,信然。但中医气候之说,风、寒、暑、湿、燥、火,亦此症诱因之最可信者。盖此症根本致病之由,即体内及肠内先有不清洁之微生物或气体,潜伏日久,因而致全...
温病
922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病名。 ①多指温热病之泛称。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症见身热、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当按...
温病
812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古代对于“热病”,多用“温病”一语以概括;后人有认为“热”轻的为温,重的为热,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温与热往往互称,又统称为温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初起时多见热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伤阴。它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风温、春温、湿温、暑温、冬温、温毒等。详见各条。
(三)温病
875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三)温病 (三)温病
温病辨
792
0001-01-01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难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阳证头疼恶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病温也。 过时而发,不在表也,已经汗下,亦不在表也。经曰∶不恶寒而反渴者温病也。明其热自内达外,无表证明矣。 按∶伤寒传经,由腑入脏,由阳入阴。温病不传经,止中一二经,或乘某经火,或乘某经虚,被春时寒气所中,自内发外,而作寒热等证,...
《温病明理》
920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温病著作。四卷。恽铁憔撰。刊于1928年。本书综合前贤高论,辨析温病、伤寒之异,讨论温病概念,温病所述三焦辨证等有关专题,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现有初刊本等。
(三)温病
706
0001-01-01
《时病论歌括新编》
温病之原,因冬受寒气伏而不发,久化为热,待来年春分之后,天气温暖,阳气弛张,伏气自内而动,一达于外,则表里皆热也。其症:口渴引饮,不恶寒而恶热,脉形愈按愈盛。不比春温外有寒邪,风温外有风邪,故初起时,寒邪可用辛温,风邪可用辛凉。而温病表无寒风,最忌辛散。若误表之,则变症蜂起,切当注意。如初起无汗,只宜用清凉透邪之法。有汗则用清热保津法。如脉象洪大而数,壮热谵...
伤寒温病
967
2023-11-28
《名医医案选读》
伤寒温病 伤寒温病 伤寒(2•8)(2•15)(2•46)(3•20)(3•41) 伤寒半表半里证(6•3) 伤寒太阴证(2•48) 伤寒少阴证(2•16) 伤寒变证(6•16) 伤寒痉病(2•12) 伤寒女劳复(2•47) 太阳中风兼喘(2•9) 真寒假热(3•37) 戴阳证(4•41)(6•17) 蓄血中焦(3•25) 温病...
1
2
3
4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