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1 秒,为您找到 187561 个相关结果.
  • 筋疽 痨疽 啮疽

    582 0001-01-01 《洞天奥旨》
    筋疽生于两足后跟,乃昆仑之穴也。痨疽生于足小趾后,乃京骨、金门之穴也。生于昆仑之后,又名足疽。皆属足太阳膀胱之经,是经多血少气。痨疽五六日得溃,有脓黄白色不多者安,如黑色痒甚者难治,以其变阴也。筋疽初起三五日,如虫蚀过,久则生虫,经年不瘥,一名曲疽,又名冷疽,皆阴疮也。用大补气血之药,益之去湿化毒之品,亦有生者,然不能责其近功也。足疽又名啮疽,如初起赤肿有头...
  • 卷二百七十八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八  明 周王朱橚 撰诸疮肿门 诸肿 夫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於经络使血澁不通壅结皆成肿也风邪不作者肿无头无根浮在皮上如吹之状不赤不痛或肿或散不常肿也其寒气与血相?作者有头有根色赤痛肿其热毒作者亦无正头俱急肿久不消热气结盛壅则爲脓也其候非一也○凡诸暴肿一一不同无问近远皆服五香连翘汤刺去血小豆末...
  • 第三节 创伤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266 0001-01-01 《外科学总论》
    一、概述 损伤,尤其是严重损伤,伤情多较复杂,多发伤、复合伤发生率高,组织破坏严重,人体内 环境失常更显着,每不易及时诊断、纠正或恢复,并导致一系列综合病症,使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受严重损害,构成损伤处理中的重要课题。 在四肢,尤其是前臂或小腿遭受挤压时,由于该处解剖特点,肌肉包绕在封闭的筋膜间室中,如挤压过久,循环阻断,组织受损害。一旦致伤因素被解除...
  • 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54 0001-01-01 《诸病源候论》
    一、中风候 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中少死病;不从其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 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壮;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黄,此是心坏为水。面目亭亭,时悚动者,皆不可复治,五六日而死。...
  • 附∶诸贤论

    《病机机要》曰∶治风须分在脏、在腑、在经之异。云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燥,是养血也。治须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营,宜治在经,虽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脏、中腑之分。中腑者,多着四肢,有表证而脉浮,恶风,拘急不仁。 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大便结闭。中腑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表里已和宜治之在经,当以大药养之。 ...
  • 卷上 三阳三阴分经名义

    679 0001-01-01 《伤寒补例》
    经也者。分野之谓也。犹孟子所谓经界。在人身谓之部位。无专物而命物者也。部位既定。于是筋与脉之行于太阳少阴之部者。命曰太阳之筋。太阳之脉。少阴之筋。少阴之脉。行于阳明太阴之部者。命曰阳明之筋。阳明之脉。太阴之筋。太阴之脉。行于少阳厥阴之部者。命曰少阳之筋。少阳之脉。厥阴之筋。厥阴之脉。故灵枢经脉经筋两篇。并冠以经者。以筋之与脉。皆分经而行。非筋脉之外。别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