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246430 个相关结果.
  • 钱乙(约1032-1113年)

    1389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北宋儿科学家。字仲阳。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至其曾祖时北迁,定居于郓(今山东东平)。父钱颖,善医,东游海上不返。幼年由姑母收养,成年后从姑父吕氏学医,为方不拘泥于古法,时出新意。尤精通《本草》诸书,详辨阙误。临证以擅长儿科病闻名。元丰(1078-1085)年间至京师因治愈长公主之女疾,授翰林医学。又以黄土汤治愈皇子瘈疭病,而擢为太医丞,赐金紫。后因病辞退。...
  • (其他)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152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疡医证治准绳》 外科著作。六卷。一名《疡科证治准绳》、《外科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外科》,简称《外科准绳》或《疡医准绳》。明·王肯堂撰。本书系汇集整理前代外科著作的一部较系统的著作,为《证治准绳》的第四部分。卷一总论痈疽病源、诊治大法等;卷二为溃疡、久漏及痈疽所兼诸证;卷三-四分论身体各部的痈疽证治;卷五为外科及皮肤科杂病证治、如诸肿、时毒、流注、杨...
  • 第二节 重证轻病影响潜病的揭示

    1100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一、辨证代替不了辨病 证,是疾病的阶段病理反映,是通过四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病症、病性、病因、病位的综合结论;病是疾病全过程的本质反映,二者的关系为:病是根本,证既是现象也是本质反映。但归根结底证是病的反映,辨病是解决疾病的基本矛盾,而辨证则只是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证是包含和从属于病的,合而言之曰病,分而言之曰证。因此,从标本关系而...
  • 胸痹

    1286 2023-11-28 《中医内科学》
    胸痹 胸痹 胸痹是胸部脏气不宣通,引起以满闷疼痛为主证的病证。属于脏腑痹证的范畴。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胸廓心肺,但与肝脾肾有关,常因素体胸阳不振,阴阳气血失调,外邪乘虚侵袭,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或痰湿、瘀血、水饮,外伤等因素而发。临证应与心痛、心悸、肺胀等病证相区别。 〔病因病机〕 胸居阳位,宜清旷而忌邪侵。若胸阳不振,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