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10645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流行性腮腺炎 二
843
0001-01-01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黄某某,男,7岁 【初诊】 发烧2天,体温37.8℃,头痛寒热不重,昨天开始两侧耳下腮腺肿痛,舌红咽痛不肿,两脉浮滑且数,微有咳嗽,夜间睡眠不安,大便略干,小便赤黄。风温郁热上扰,势成痄腮,用宣郁疏风,防其逆传入里,饮食当慎。 薄荷6克(后下),前胡6克,炒牛蒡6克,片姜黄6克,酒炒黄芩6克,浙贝母6克,僵蚕6克,蝉衣3克,元参10克,马勃3克,芦根2...
四生丸证
597
0001-01-01
《临证实验录》
王某,干部,年已古稀。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诸多病证,在乡下疗养。近两年又增痫病,一月左右发病一次。发作前两三日,咀嚼不停,目瞪发呆,发作时大叫一声,仆倒于地,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头摇肢搐,小便失禁,三五分钟后,方渐苏醒,然仍半昏半醒,答非所问,循衣摸床,撮空呓语,之后数日身倦乏力。某医院诊断为局灶性癫痫,治疗不效。今春邀余诊治。望其面色萎黄,略有浮肿...
小柴胡汤证其二
597
0001-01-01
《临证实验录》
辛某,男,30岁,豆罗人。每日午后,寒止热即至,热去寒复生(体温39℃)。热时心烦汗出,解衣揭被,寒时战栗鼓噤,厚被犹冷。俟天明汗出,其热始退。住院半月,症状依然,经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遂求中医会诊。 患者面黯形瘦,二目微黄,舌尖红,苔黄厚腻。询知时有眩晕。默默不欲饮食,口干,口苦,思饮,小便短黄,大便偏干,二三日一行。腹诊无压痛,脉浮而弦滑。 眩晕...
二、病案总结的内容
2461
2023-11-28
《临证程序》
二、病案总结的内容 二、病案总结的内容 病案总结是围绕着病案所记录的病证具体事实以及诊治情况进行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经过总结使病案能够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运用理论来指导辨证;如何通过临证实践来证实理论;如何在常法中随机应变;如何适当地加减成方;如何把各家学说联系应用等。现举前人几则病案说明之。 薛生白医案:“《金匮》云:男子脉大为劳,极虚亦...
小青龙汤证
596
0001-01-01
《临证实验录》
邢某,男,58岁。体素康健,近因肾炎住院,治疗半月。水肿不退,血压170/110mmHg ,尿检蛋白+++。1980年3月14日要求会诊。 初外感于寒,继而头目水肿,渐及全身,至今肿势仍盛。胸满咳嗽,痰涎清稀,短气不得卧,腹中胀闷,饮食不思,大便不畅,小便不利,下肢不温。舌质淡红,苔白而腻,因臂掌皆肿,脉象难名浮沉,仅知缓而有力。 观其脉症,此为风水。由...
葛根芩连汤 《伤寒论》
740
0001-01-01
《名方广用》
【组成】 葛根24g 黄芩9g 黄连9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1.外感表症未解,热邪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苔黄脉数。 【方义体会】 《伤寒论》曰:“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岑黄连汤主之”。此为误下使邪热内陷于三阳经之里,阳明之腑也。阳明主阖,虽原系桂枝症,今则不可用桂枝汤,...
少年白发
847
0001-01-01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沈某,男,15岁 【初诊】 中考之后,前顶突生白发,为数不少。经养血滋肾治疗未能见效。白发有增无减。心中急躁,夜寐不安,皮肤刺痒。脉象弦数,舌红步苔,热在血分,清之为宜。 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竟,茜草10克,生地黄10克,首乌藤10克,大黄1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睡眠已安,夜梦显著减少。皮肤仍觉刺痒,再以清热凉血方...
1..
«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