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242369 个相关结果.
  • 八椎下穴

    87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八椎下,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别名排气穴、疟疾穴。位于背部正中线,在第8、9胸椎棘突间凹陷中,即至阳穴与筋缩穴之间,计1穴。布有胸神经后支,肋间动脉后支。主治疟疾、胃痛、肝区痛、消化不良、呃逆、肋间神经通、腰背痛。针刺0.5-0.8寸。 名称 八椎下穴别名 排气穴、疟疾穴出处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 瘛脉穴

    859 0001-01-01 《针灸穴位》
    瘛脉穴,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乳突中央,当角孙穴至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当耳后肌处,布有耳后动、静脉,有耳大神经和面神经耳后支分布。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等。平刺0.3-0.5寸。 名称 瘛脉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位置 位于乳突中央...
  • 天灵穴

    1065 0001-01-01 《针灸穴位》
    天灵,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医杂志》。位于胸部,肩峰内下凹陷处,腋窝皱襞直上1寸,向内0.5寸处,即脾经周荣穴外方,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主治狂躁不安、伤人自伤、口中唱骂不休者,即癫狂症、痴呆症等。斜刺1-2寸或5-6寸。 名称 天灵穴出处 《中医杂志》隶属 经...
  • 三、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694 0001-01-01 《外科学总论》
    【解剖和病理概要】 1.手指和手掌的腱鞘、滑液囊手的五个屈指肌腱在手指掌面,各被同名的腱鞘所包绕。在手掌处,小指的腱鞘与尺侧滑液囊相沟通,拇指的腱鞘则与桡侧滑液囊相通。而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腱鞘则不与任何滑液囊相沟通。尺侧滑液囊与桡侧滑液囊有时在腕部经一小也互相沟通。因此,拇指和小指发生感染后,感染可经腱鞘、滑液囊而蔓延到对方,甚至蔓延到前臂的肌间隙。示指...
  • 咽和喉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720 0001-01-01 《人体解剖学》
    咽和喉的解剖分为两种,一种为正中矢状断,制成头、颈、上肢标本。一种为将喉上自舌骨,下至第六颈椎下缘处截取下来,制作成喉标本。 图6-39 喉腔额状断面 图6-40 喉腔断面 1. (一)清理、观察喉腔 将喉腔自上向下依次清理,观察由会厌软骨和杓状会厌臂围成的喉口,在喉侧壁上观察上方的前庭襞和下方的声襞,以及二襞之间向侧方凸出的喉室,分清喉腔的三...
  • 脾俞穴

    1228 0001-01-01 《针灸穴位》
    脾俞,经穴名。出自《灵枢·背腧》。别名十一焦之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多食善饥、身体消瘦、背痛。斜刺0.5-0.8寸。 名称 ...
  • 眼带

    726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眼外肌。见《银海精微》。
  • 膝骱

    745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解剖部位名。即膝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
  •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 唐·王冰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本书简称《素问》,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是王冰根据当时流传的《黄帝内经》传本,进行大量的增补、校订,并加以分类编纂和注释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本书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辨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以...
  • 肓门穴

    1008 0001-01-01 《针灸穴位》
    肓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腰神经后支。主治腹痛、胃痛、便秘、痞块、乳疾。斜刺0.5-0.8寸。 名称 肓门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位置 位于腰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