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102 秒,为您找到 1015 个相关结果.
  • 续断

    …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②续断,又名:小血转。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具棱和浅槽,密被白色柔毛,棱上有较粗糙的刺毛。叶对生;基生叶有长柄,多为羽状深裂或3裂,偶有完整不裂者;茎生叶多为3~5羽状分裂,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至椭圆状广卵形,长8~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都楔形,两侧裂片较小,基部下侧延成翼状;茎梢的叶较小,3裂,中央裂片披针形,两侧裂片较…
  • 斑蝥

    …黑色。有1对较大的复眼及1对触角,触角多已脱落。背部革质鞘翅上有3条淡棕色横带纹。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足3对。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气特异,味初辛后苦。以个大、有黄色花斑、色鲜明、完整不碎者为佳。 毒性 本品属剧毒药。小鼠急性实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5毫克/公斤;其内脏切片检查,无论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试验,各脏器皆出现病变:心肌纤维浊肿明显(尤以亚急性试验为着);…
  • 夏枯草

    …。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夏枯草 深棕色。①突破存花萼异形细胞,表面观细胞延长,垂周壁深波状弯曲,直径31-57μm,长约至121μm,非木化,有稀疏细小纹也,胞腔含淡黄色或黄棕色物。②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1-14细胞,单细胞者多见,呈三角锥形,长16-54μm,多细胞者常者常有1个或几个细胞缢缩,长约至2075μm,表面具细小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内含黄色物。③苞片或萼片腺毛头部1-2细胞,单细胞者一…
  • 蒲黄

    …续服用蒲黄4周,给药组不仅血清胆固醇迅速下降,9周即达正常浓度,而且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减少,病变减轻。心肌内小动脉扩张,血流增加,代谢旺盛,心肌营养改善,斑块形成较少;电镜检查,可见多数兔主动脉内皮完整光滑,内膜下层正常,仅偶见极少量的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 实验表明,蒲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是对不同环节的综合作用所致。蒲黄除可使急、慢性高血脂症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外,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
  • 血当归

    …床应用大黄治疗多种炎症性疾患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可能与大黄对炎症过程广泛影响有关。大黄煎剂抗炎性肿胀的作用先于泻下作用,在本实验中未见有利尿作用,其消肿与泻下利尿作用无直接关系。大黄的抗炎作用不以肾上的完整存在为条件,抗炎的同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环血酸的含量,故可认为其抗炎作用主要不是通过垂-肾上腺系统。大黄煎剂既不能延长未成年大鼠切除肾上腺后的存活时间,又不能对抗切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
  • 牛舌草

    …床应用大黄治疗多种炎症性疾患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可能与大黄对炎症过程广泛影响有关。大黄煎剂抗炎性肿胀的作用先于泻下作用,在本实验中未见有利尿作用,其消肿与泻下利尿作用无直接关系。大黄的抗炎作用不以肾上的完整存在为条件,抗炎的同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环血酸的含量,故可认为其抗炎作用主要不是通过垂-肾上腺系统。大黄煎剂既不能延长未成年大鼠切除肾上腺后的存活时间,又不能对抗切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
  • 水黄

    …床应用大黄治疗多种炎症性疾患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可能与大黄对炎症过程广泛影响有关。大黄煎剂抗炎性肿胀的作用先于泻下作用,在本实验中未见有利尿作用,其消肿与泻下利尿作用无直接关系。大黄的抗炎作用不以肾上的完整存在为条件,抗炎的同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环血酸的含量,故可认为其抗炎作用主要不是通过垂-肾上腺系统。大黄煎剂既不能延长未成年大鼠切除肾上腺后的存活时间,又不能对抗切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
  • 海螵蛸

    …厚0.7~1.5厘米。腹面洁白,有水波状纹,自尾端至最厚处约占全长的5/6~4/5。背面磁白色,微带淡红色,密布小疙瘩状的突起,中央有1条较明显的隆起。末端有1骨针。 以上药材均以身干、体大、色白、完整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碳酸钙80~85%,壳角质6~7%,粘液质10~15%,并含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 药理作用 乌贼骨中所含的碳酸钙,可作制酸剂。新鲜乌贼中所含5-羟色胺及…
  • 五味子

    …后产生三氯甲基(+CCl3),它能引起内质网膜脂质的过氧化,使磷脂分子裂解,导致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另有人强调,三氯甲基自由基与内质网膜的大分子如磷脂或蛋白质分子进行共价结合(不可逆性),破坏了膜的完整性,引起细胞坏死。根据以上两种假说,刘耕陶等研究了五味子7种有效成分对四氯化碳引起肝细胞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及14CCl4与微粒体脂质共价键结合的影响。将五味子有效成分(最终浓度为10(-4)m)加入用…
  • 牛黄

    …纸,置阴凉处阴干。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或变色。本品大多取于胆囊,形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为"管黄"。 性状 ①胆黄(《本经逢原》) 完整者呈卵形,方圆形或三角形,直径0.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有裂纹,亦有呈麻面而不光滑的。质轻松脆,易于破碎。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