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552 个相关结果.
  • 定命散《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小儿五疳 定命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主治小儿五疳。 组成 干虾蟆(烧为灰)一个,蛇蜕皮(炒令黄)一分,蝉壳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加麝香末半钱,研匀。每服半钱,午时以暖水调下。一岁二岁即服一字,后煎桃柳汤放温浴儿,便用青衣盖。主治 小儿五疳。
  • 香豉汤《普济方》

    《普济方》卷三一一引《肘后方》 被打殴击损伤,聚血腹中满闷 香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一一引《肘后方》。主治被打殴击损伤,聚血腹中满闷。 组成 豉一升。用法用量 以水三升煮三沸,分二次服,不愈,重作;更取麻子如煎豉法,不愈,更取豉如上法。主治 被打殴击损伤,聚血腹中满闷。
  • 鹿角散《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卷七 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鹿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七。主治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组成 鹿角尖三寸。用法用量 用炭火煅稍红存性,碾末。每服三钱,食后用热酒一茶钟调服;甚者再一服。主治 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 胡荽汤《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小肠风热,小便黄赤,涩结不通 胡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四十三。主治小肠风热,小便黄赤,涩结不通。 组成 胡荽、车前子、木通(锉)、防己、瞿麦穗、犀角(镑)、黄连(去须)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三次。主治 小肠风热,小便黄赤,涩结不通。
  • 草豆蔻散《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小儿疳,渴不止 调中补虚 草豆蔻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七二。具有调中补虚的功效。主治小儿疳,渴不止。 组成 草豆蔻(和皮用)五枚,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防风(去叉)、藿香各半两,陈橘皮(去白,焙)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一钱匕,生姜米饮调下。功用 调中补虚。主治 小儿疳,渴不止。
  • 姜桂大顺散

    《病因脉治》卷二 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姜桂大顺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病因脉治》卷二。主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处方 干姜、肉桂、杏仁、甘草。 功能主治 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症因脉治》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姜桂大顺散组成 干姜、肉桂、杏仁、甘草。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 解寒散

    …尊生》卷六 感冒鼻塞,必兼咳嗽 解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嵩崖尊生》卷六。主治感冒鼻塞,必兼咳嗽。 处方 羌活、前胡、紫苏、桔梗、旋覆花、甘草、枳壳、陈皮、升麻、干葛。 功能主治 感冒鼻塞,必兼咳嗽。 摘录 《嵩崖尊生》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寒散组成 羌活、前胡、紫苏、桔梗、旋覆花、甘草、枳壳、陈皮、升麻、干葛。主治 感冒鼻塞,必兼…
  • 六味清凉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痘疹血热便秘 六味清凉饮,中医方剂名。出自《痘疹传心录》卷十五。主治痘疹血热便秘。 处方 当归、红花、赤芍药、生地黄、紫草、枳壳。 功能主治 痘疹血热便秘。 摘录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六味清凉饮组成 当归、红花、赤芍药、生地黄、紫草、枳壳。主治 痘疹血热便秘。
  • 萝皂丸

    …卷四十一 痰盛作喘 萝皂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卷四十一。主治痰盛作喘。 处方 瓜蒌仁、海浮石、南星、萝卜、牙皂。 功能主治 痰盛作喘。 摘录 《金鉴》卷四十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萝皂丸组成 瓜蒌仁(30g)、海浮石(30g)、南星(30g)、萝卜(60g)、牙皂(15g)。用法用量 为末。姜汁和蜜捣匀,为丸,含化。主治 …
  • 搜风通络汤

    …新中医》 颈椎病 搜风通络 搜风通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新中医》。具有搜风通络之功效。主治颈椎病。 处方 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搜风通络。主风邪阻络。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