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374395 个相关结果.
  • 黑药

    456 0001-01-01 《中药方剂》
    《接骨图说》:黑药 处方 干过腊鱼霜2钱,山椒(为霜)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打扑损伤。 用法用量 温酒送下。 摘录 《接骨图说》 《儒门事亲》卷十五:黑药 处方 没食子1两,石榴皮1两,干荷叶(另捣)1两,五倍子1两,诃子皮1两,百药煎1两,金丝矾1两...
  • 接骨药

    480 0001-01-01 《中药方剂》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药 处方 木香、半两钱(火煅,醋淬,研)、自然铜、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折伤。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先嚼丁香1粒、乳香1粒,用无灰酒1盏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次日如骨未接再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 《儒门事...
  • 药茴香

    621 0001-01-01 《本草百科》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茴香 拼音注音 Yào Huí Xiānɡ 来源 伞形科药茴香 Pleurospermum giraldii Diels,以全草 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 化学成分 种子含欧芹酸(petroselinic acid)-油酸及亚麻仁油酸。 性味 甘、辛,温。 ...
  • 吐药

    695 0001-01-01 《普济方·针灸》
    恒山(寒。微寒) 菘萝(平) 乌梅(平) 盐(寒) 砒霜(平)
  • 醪药

    686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即药酒。《素问·气血形志论》:“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 《药鉴》

    药学著作。二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降、分经及配伍应用,论述较详。现有明刻本及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 药童

    713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古代对从事一般中药加工技术的人员的称呼。唐代太医署中始设有药童二十四人,其职责是在主药的带领下加工、整理药品。这类人员一般都年龄偏低,故称药童。
  • 主药

    古代医药官职名称之一。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及隋、唐时期,太医署或尚药局内均设有主药一职,具体掌管药物,人数2-12人不等。北周主药官阶为正一命(命数小,官位也小),隋唐时主药的官阶一般为正八品下。
  • 大药

    700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原是丹家对外丹的别称,唐·杜甫《赠李白》:“苦乏大药资,山森迹如扫。”内丹术则借以用指炼养内丹所需的神、气,又称药物。《悟真篇》:“大药不求争得遇。”内丹炼成,也称金丹大药。
  • 掺药

    697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方剂学名词。系散剂之一。即掺散用的外用药粉。一般用于掺放膏药中心或油膏中,贴在疮疡或穴位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或粘附于药线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临床作用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