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34119 个相关结果.
  • (拼音Y)第十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514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腋疬 病名。痈疽溃疡之生于腋下者。见《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血胤疮、结疬。系生于腋下、胁肋部位的痈疽、溃疡。该病可延及胸胁部,或有头,或无头,赤色,如皂角子大,痛如针刺。证治参见痈疽条。 腋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腋积 即腋窝。详该条。 腋汗 证名。指腋下多汗证。见《医林绳墨·汗》。多由肝虚挟热或少...
  • (拼音D)第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680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丁奚疳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名为小儿丁奚病。指小儿疳疾,骨瘦如柴,其形似“丁”之证。属于脾胃虚损,气血衰败,以致面色苍白,低烧潮热,四肢细小,项长骨露,尻臀无肉,腹胀脐突,以及食多吐逆,泄泻无度等。病因病理均同于哺露疳,系脾疳重症。治宜补脾养胃,并改进饮食。 丁信臣 宋代官吏。据《幼人新书》载,丁氏官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左藏库使,曾撰...
  • 第二节 疔

    1117 0001-01-01 《中医外科学》
    疔是指发病迅速而且危险性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易引起走黄危证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疔肿》云:“初起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逆,呕逆难治;……经五六日不瘥,眼中见火,神昏口干。心烦即死也。”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