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243 个相关结果.
  • 清瘴汤

    …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壮热不寒,加石膏;热盛津伤,口渴心烦,舌红少津者,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神昏谵语者,急用紫雪丹或至宝丹清心开窍。 备注 方中黄芩、黄连、知母、柴胡清热解毒;青蒿、常山祛邪除瘴;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清胆和胃;益元散清暑利湿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瘴之功。 摘录 《中医内科学
  • 枯痔液

    …中得溶液②;(3)取适量的蒸馏水加热将明矾溶于水中,再加入枸橼酸钠及普鲁卡因,得溶液③;(4)将溶液②缓缓不断加热搅拌下加入溶液③,得溶液④;(5)最后将溶液①与④合并,加蒸馏水至全量过滤,再用3号玻璃球滤过,装瓶封口,普通蒸气消毒30分钟备用,溶液应呈金黄色透明液体,pH3.5。 功能主治 使内痔硬化或坏死脱落。主痔疮。 用法用量 将药注射于痔核内。 摘录 《中医外科学
  • 大力夺命丸《医学入门》卷七

    …头细糠二合。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腹含化一丸,微微咽津。主治 咽喉中如有炙脔,食即噎塞。方义 郑氏喉科用“杵糠丸方”治疗梅核气肺胃壅滞,咽喉梗阻感:“喉中如有炙脔,食噎即塞,用杵头糠二合,研极细,蜜丸,弹子大,每空心噙化一丸,愈为度”(《重楼玉钥续编·诸证补遗》)。“空心”为徽州方言,谓“空腹”。杵头糠即米皮糠,性平,味甘。具有通肠开胃,下气消积的功…
  • 鸡苏人参汤

    …叉)、人参、天门冬(去心,焙)各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梨二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功用 疏散风热,养阴生津。主治 上焦有热,津液燥少,喉咽干痛。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1.《中医喉科集成》:“上焦有热,津液燥少,喉咽干痛,鸡苏人参汤。”2.《医方类聚》:“治上焦有热,津液燥少,喉咽干痛,鸡苏人参汤方。鸡苏叶、恶实(炒)、玄参、…
  • 甘露回天汤《寿世保元》

    …服。主治 痘疮十一二日,当靥不靥,发热蒸蒸者。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1、《寿世保元》:“一痘十一二日,当靥不靥,发热蒸蒸者。宜用:甘露回天汤,砂糖(半酒杯),百沸汤调一大碗,温服,立时热退。痘靥,百发百中,真有回生之力也。”方论选录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龚廷贤医学全书》:“收厌发热者,甘露回天汤,砂糖沸汤和,一服即安康。”2、《新编中医儿科学》:“痘出十一二日当靥不靥,蒸蒸发…
  • 济阳汤

    …热解,腹微痛,腰不可俯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济阳汤组成 熟地60g,玄参、麦冬、沙参各30g。用法用量 用水煎服,一日1剂。主治 阳强。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中医男科学史》:“对于阳强不倒证,历代多认为是肾中火炽,或虚火内焚所致。陈氏云:“人有终日举阳,绝不肯倒,然一与女合,又立…
  • 加味导痰汤

    …煎,入竹沥更温服。 摘录 《产科发蒙》卷四 《喉科心法》:加味导痰汤 处方 陈皮(去白)2钱,茯苓2钱,枳壳(炒)2钱,真胆星2钱,杏仁(去皮尖,炒,研)2钱,桔梗2钱,桑白皮1钱半,法夏4钱,甘草1钱半(或加石膏知母瓜蒌霜老姜汁)。 功能主治 咽喉痛失音,起于4-5日,肥人痰多体实者。 摘录 《喉科心法》 《济阴纲目》卷二:加味导痰汤 处方 半夏、…
  • 金锁匙

    …口熏之。 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引《仁存方》 《喉科秘诀》卷下:金锁匙 处方 雄黄1钱5分,牛黄3分,白矾2分,朴消1钱5分,僵蚕3分,硼砂3分,老竺黄1钱5分,珍珠5分,麝香3分,牙皂角2分,乳香2分,血竭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喉症。 用法用量 吹喉。 摘录 《喉科秘诀》卷下 《绛囊撮要》:金锁匙 处方 巴豆。 …
  • 勒缰散

    …,左右阴疮。 用法用量 土茯苓、猪油共入罐用水煨烂,取汁调前药末服之,3-5日见效。凡人少壮者多服尤可,凡老弱者1-2服则止,不宜多服,服5日用内补汤。每服1-2剂再补之。 摘录 《喉科紫珍集》卷下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勒缰散组成 生白丑、熟白丑、生黑丑、五加皮、白鲜皮各等分,土茯苓四两,猪油四两。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土茯苓、猪油共入罐用水煨烂,…
  • 金不换

    … 《观聚方要补》卷七引《喉科指掌》:金不换 处方 人中白5钱(煅存性),细柏末3钱,青黛6钱,玄明粉3钱,硼砂3钱,西瓜消8钱,冰片3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火症,痘疳,牙疳,喉间溃烂者。 用法用量 吹用。 烂斑有深潭者,加龙骨、象皮、赤石脂各3钱,同研吹之;喉癣、喉疳,每钱加银粉雪3分(即瓜消之飞出者也)。 摘录 《观聚方要补》卷七引《喉科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