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243 个相关结果.
  • 连砂散

    …5g),川连四分(1.2g),朱砂二分(0.6g),冰片三分(0.9g)。用法用量 上为散。吹喉。功用 清热解毒,利明通窍。主治 风热喉症。重要文献摘要 1.原方选论《囊秘喉书》:“连砂散吹之,或用煎剂。如肿甚,宜加入甘遂散吹之。如腐烂,用口疳药,长肉为度。”2.方论选录《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八味薄荷散,连砂敢加制巴豆吹之;治喉钟甚,用七味僵蚕散、甘遂…
  • 冰柏丸《医方大成》

    …龙眼大。每服一丸,津液噙化。”《证治准绳》:“冰片3克,硼砂、黄柏、薄荷各30克。研细末,炼蜜和丸,每丸重3克。每用1丸,含化,一日2—3次。功能清热消肿,敛疮止痛。治胃热口疮,疼痛,口中热臭。”《喉科指掌》:“薄荷叶五钱,黄柏末五钱,硼砂二钱五分,冰片二分。丸如前法。”《杂病源流犀烛》:“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宜局方凉膈散;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宜花粉末掺之;肺热亦口糜,口疮多白,…
  • 橘皮木香散《幼幼新书》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一字,乳香汤调下,一日二次。重者七服效。主治 奶疳。由乳母胃气不足,儿吃冷奶便呕吐,渐成奶疳。加减化裁 呕吐,加法半夏、竹茹;下痢,加白头翁、苍术。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实用中医儿科学》:“脾胃不足,乳食积滞(胃疳)。症见形体消瘦,因于饮食不节,或哺乳期间母病及子。乳母胃气不足,儿吃冷奶便呕吐,渐成奶疳,伴见腹胀,腹痛,呕吐,或下痢吐…
  • 新加甘露饮

    …,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滋阴凉血,清热利咽。主治 慢性咽炎。症见咽部反复疼痛,咽后壁暗红充血或有滤泡或伴有慢性喉炎、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方义 慢性咽炎是喉科中最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病机为虚火上炎。本方以麦冬养阴清热,生地滋阴凉血,玄参养阴生津,石斛补阴清热生津,杷叶补气降逆,黄芩、射…
  • 三黄洗剂

    … 《外伤科学》:三黄洗剂 处方 大黄 黄柏 黄芩 苦参各等量 制法 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止痒,保护收敛。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皮炎,单纯性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用10~15克,加人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摇匀,以棉签蘸搽患处,每日多次。 摘录 《外伤科学》 现代·《中医外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三黄洗剂 组成 大黄、黄柏、黄…
  • 枯痔疔

    …②项的米糊二成混合调匀,如太干可和开水,至可能搓成铁钉状的药锭,经过阴干或烘干,即可使用。 功能主治 腐蚀痔核。主痔疮。 用法用量 在距齿线上0.3-0.5厘米处,沿肠壁纵轴成25°-35°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1般深约1厘米,插钉多少,按痔核大小而定,1般每痔1次插4-6根,间距0.3-0.5厘米,应使钉外露1毫米,才能保持固定和防止插口出血。 摘录 《中医外科学
  • 芦根饮

    … 《通俗内科学》:芦根饮 处方 芦根1钱,麦冬1钱,地骨皮1钱,生姜1钱,栀皮5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 肺痨。 用法用量 水2钟,煮8分,温服。 摘录 《通俗内科学》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芦根饮 处方 芦根(锉)半两,冬瓜皮半两(切,焙)。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热病干呕。 用法用量 用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2次温…
  • 六味汤《是斋百一选方》

    …、川椒、山茱萸、吴茱萸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同煮三五沸,淋脚膝,勿湿脚趾。主治 脚气。重要文献摘要 《喉科秘钥》:“此症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乃阴症也。一少年病此三载,饮食少进。余细诊脉,尚有力有根,用六味汤加桂枝、木通、白芷各一钱,半夏二钱姜炒,麻黄、细辛、诃子各一钱,苏叶三钱,皂核五钱,五六服,病顿退,惟声哑。换加桔梗一两,诃子、甘草各七钱,薄荷一钱以上俱…
  • 军中跌打丸

    …两,川芎1两,血竭1两,没药1两,麻黄8钱,自然铜8钱,乳香8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钱。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攻心。 用法用量 跌打丸(《中医伤科学讲义》)。 注意 忌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军中跌打丸歌诀 跌打归芎并土鳖,麻黄乳没然铜竭;活…
  • 活血丸

    …连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瘰疬疮。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远盐汤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中医伤科学》:活血丸 处方 土鳖虫5份,血竭3份,西红花1份,乳香3份,没药3份,牛膝2份,白芷2份,儿茶2份,骨碎补2份,杜仲3份,续断3份,赤木3份,当归5份,生地3份,川芎2份,自然铜2份,桃仁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