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203104 个相关结果.
  • 第一节 血循环功能不全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825 0001-01-01 《急诊医学》
    一、心脏急症时血循环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特点 (一)血循环功能不全 指血循环(主要为心脏)不能提供足够心排血量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它是心脏急症时改变药代动力学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 (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时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在病人大于50%,在实验狗,少于30%。麻醉狗的实验,室颤造成的心脏骤停时,脑血流量减少不明显,心和肾以及其...
  • 《现代实用中药》

    2081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医学著作。一册。叶橘泉主编。本书分为二篇。第一篇概说,为中药学总论;第二篇各论,按笔划顺序选录常用中药500余种,打破传统药学著作的药物分类法和以每味药物的性味功治为主的叙述方法,增加了现代科学的内容。分别记述各药的异名、学名、科属、形态、产地、性味、品质、成分、药理、效用、用量、附方、制剂等。末附索引。是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整理中药的一种较实用的参考书。195...
  •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2422 0001-01-01 《中医之钥》
    正统中医学是依据黄帝内经为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的主要标准。神农本草经为药物使用标准,难经为针灸使用标准,处方标准是以汉朝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中的处方为主。过去人们称为"伤寒家"或"经方家"此类为正统中国绝学,时常令病人一剂知二剂已,然而现今为数极少,众医皆曰经方过峻,而不敢使用,殊不知熟读以上医书,使用经方何难之有。 目前台湾以及大陆的中医包含卫生署...
  • 五、新药品的命名

    1729 0001-01-01 《医院药学》
    药品的命名是药品标准化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新药审定的内容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止上市药品中名称混乱的现象比较严重,异物同名,同物异名,而且往往将药品名称与药物的治疗作用相联系。如属心血管系统用药的心脉宁、心脉乐、心得宁、心得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乐等。从名称看,其作用似基本相同,事实上不尽相同。心脉宁是降血脂的,心脉乐是降胆固醇的,心得宁是抗心律失常...
  • 明代医学家传记

    711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戴思恭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婺州浦江(今属浙江诸暨县)人,家世业儒,并数世业医。父戴士尧(1307~1349)是文学家戴良之兄。早年弃儒学医;弟思温,字原值,号益斋,亦以医名。元至正三年(1343),戴士尧携子思恭、思温至义鸟,投丹溪门下学习。戴氏还从罗知悌学过医。 洪武间,以太医院石逵荐,入为御医。受朱元璋赏识,授迪功郎...
  • 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的成就与方剂学萌芽

    155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的萌芽。 一、本草知识的丰富 出土医书中的药物 (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 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收载药物七十多种。其中玉石类、木部类、兽部类、虫鱼部类、果部类、米谷部类、菜部类等等。 《万物》的记载非常古朴,如“...
  •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6044 2023-11-28 《中医医学概念》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为基础,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科学。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出现了活跃的局面。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 药性总义

    1204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药性总义 药性总义 药性总义 〔自学时数〕8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与中医学理论体系密不可分的关系。 2.熟悉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炮制的含义、作用及其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遣方用药的密切关系。 3.掌握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 4.掌握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