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49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酸浆
…,3~5钱;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复方 ①治热咳咽痛:灯笼草,为末,白汤服,仍以醋调敷喉外。(《丹溪纂要》清心丸) ②治喉疮并痛者:灯笼草,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
医学
正传》) ③治黄疸,利小便:酸浆、茅草根、五谷根各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小儿小便不通:酸浆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诸般疮肿:金灯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冷水凋少…
白石英
…白石英:取净白石英砸碎,入坩埚内,置无烟的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细。亦有醋煅者,将白石英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倾入醋中淬酥,取出再煅淬一次,晾干。(每白石英100斤,用醋20斤) 《
医学
入门》:"白石英,火煅醋淬七次,水飞用。" 归经 入肺、肾、心经。 ①《本草蒙筌》:"入肺经。" ②《纲目》:"手太阴、阳明气分。"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阳明经。" 性味 …
牛角腮
…、《药性论》:“止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止冷痢、泻血。”3、《本草拾遗》:“烧为黑灰,末服,主赤白痢。”4、《日华子》:“烧焦,治肠风泻血痢,崩中带下,水泻。”5、《本草蒙筌》:“治吐衄。”6、《
医学
人门》:“主鼠乳疟疾。”7、《纲目》:“治水肿。”8、《医林纂要》:“长筋力。”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牛角䚡二两(烧灰),白矾二两(烧汁尽),橡实一两,木贼一两,芎䓖一…
罂粟壳
…、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 3~6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罂粟壳 拼音注音 Yīnɡ Sù Ké 别名 御米壳(《
医学
启源》),粟壳(《易简方》),烟斗斗、鸦片烟果果(《中药志》)。 出处 《本草发挥》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4~6月采摘果实,破开,除去种子,晒干。 原形态 植物…
粟米
…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陈粟米常用于除烦,止痢,利小便。 《中药大辞典》:粟米 拼音注音 Sù Mǐ 别名 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
医学
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黄粟(《陆川本草》),稞子(《滇南本草》整理本)。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
血余
…肿;溃疡;流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掺中油调、熬膏涂敷。 复方 1.猪膏发煎(《金匮要略》),主治小便不利。2.化血丹(《
医学
衷中参西录》),主治咳血,吐血而兼有瘀血者。3.五灰散(《沈氏尊生书》),主治崩漏下血。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癎,大人庢。 2.《别录》:合鸡子黄煎之…
通草
… ①《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性味 甘淡,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
医学
启源》:"气平,味甘。" ③《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 ④《纲目》:"甘淡,寒,无毒。" 注意 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虚脱人禁用,孕妇人勿服。" ②《本草汇…
牡蛎
…,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 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⑧《
医学
衷中参西录》:"止呃逆。" 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
落花生
…目拾遗》:"多食治反胃。"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用法用量 内服:生研冲汤或煎服。 复方 ①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冰煎汤调服。(《杏林
医学
》) ②治脚气:生花生肉(带衣用)三两,赤小豆三两,红皮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 ③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条(用前腿)。共炖服。(《陆川本草》) 临床应用 ①治…
玄参
…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 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 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⑤《
医学
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 ⑦《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
1..
«
17
18
19
2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