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289 个相关结果.
  • 加味八珍汤

    … 《外科大成》卷二:加味八珍汤 处方 白术1钱5分,人参1钱,茯苓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1钱,陈皮1钱,贝母1钱,桔梗1钱,何首乌1钱,射干1钱,黄耆8分,连翘7分,玄参7分,金银花1钱,夏枯草2钱,山慈菇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瘰疬虚弱者。 用法用量 用水2钟,酒1钟,煎8分,卧时服。 摘录 《外科大成》卷二 《叶氏女科》卷三:加味八珍汤…
  • 加味犀羚白虎汤

    …辑要》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味犀羚白虎汤组成 白犀角一钱,羚角片一钱半,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生甘草八分,陈仓米(荷叶包)三钱,白颈蚯蚓三支,陈金汁(冲)一两,甘萝根汁(冲)一瓢。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热。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温病大成》:“凡斑皆胃家血热,色红而鲜润者顺,色紫而晦滞者凶,紫黑蓝而枯晦者死,以其胃烂也。故红斑九生一…
  • 经验加减四物汤

    …医方大成》卷九引徐同知方 妇人诸虚不足 经验加减四物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大成》卷九引徐同知方。主治妇人诸虚不足。 处方 当归(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 制法 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 随病证加减后药煎服。 血气不调,加吴茉萸1两,甘草半两;胎动下血,加熟艾1块,阿胶7片(末)1钱;补下元,加干姜半两、甘草7分;血…
  • 化散汤

    …摘录 《洞天奥旨》卷十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化散汤组成 青黛、桔梗、黄芩、玄参各二钱,白芷八分,百部、木通、甘草各一钱,茯苓、天冬各三钱,辛夷五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四剂。主治 鼻疳。鼻内生疮,痒时难忍,言语糊涂,声音闭塞。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中国医学大成续编 八》:“化散汤,治鼻疳;青黛二钱,桔梗二钱,白芷八分,百部一钱,茯苓三钱…
  • 复生丸《鲁府禁方》

    … 益气养血,解毒透疹。主治 痘疹不起胀。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1、《鲁府禁方》:“复生丸:治痘疹不起胀。当归身、西芎、升麻、干葛、白芍、人参、黄芪、甘草各五钱,辰砂一两二钱,紫草茸一两。上为末,糯米粽为丸,鸡头子大。每服一丸,河水煎滚,入黄酒少许送下。”方论选录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复生丸:治痘疹不起胀。当归身、西芎、升麻、干葛、白芍、人参 、黄芪、甘草各五钱,辰砂…
  • 藜芦膏

    … 旋取涂之,以愈为度。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五 《外科大成》卷二:藜芦膏 处方 藜芦1两,苦参1两,猪脂半斤。 制法 浸7日,煎10数沸,去渣,入松香1两化,离火,入雄黄末、枯矾末各1两,搅匀。 功能主治 瘑疮痒痛,黄水浸淫。 用法用量 涂之,以愈为度。 摘录 《外科大成》卷二 《圣惠》卷六十:藜芦膏 处方 藜芦半两(去芦头),川大…
  • 加减建中汤

    …中炙甘草、官桂用量原缺。 摘录 《医统》卷三十九 《医方大成》引汤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六三):加减建中汤 处方 熟地黄半两,白芍药3两,甘草1两半(炙),黄耆1两,人参半两。 功能主治 伤寒,发热自汗,虚烦。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煎服。 摘录 《医方大成》引汤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六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 芦荟消疳饮

    …穿腮破唇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淡竹叶10片,煎至210毫升,食后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喉证指南》卷四。为《外科大成》卷三“芦荟消疳散”之异名:芦荟消疳饮 摘录 《喉证指南》卷四。为《外科大成》卷三“芦荟消疳散”之异名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芦荟消疳饮组成 芦荟、银柴胡、胡黄连、川黄连、牛蒡子、玄参、桔梗、山栀、石膏、薄荷、…
  • 加味三拗汤《麻科活人》

    …,杏仁(不去皮尖油)二十粒,生甘草、荆芥穗、桔梗。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春冬寒月,麻症初起,壮热无汗,疹毒内攻,或肚腹胀痛,或发喘促。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1.《温病大成第四部》:“三拗汤麻黄不去节,三钱,杏仁不去油皮尖,二十粒,生甘草水煎服。加桔梗、荆芥,名加味三拗汤。”2.《张氏医通》:“三拗汤《局方》治风寒伤肺而咳,误行敛肺,而壅嗽喘急。麻黄汤去桂枝,用麻黄不…
  • 加味五仙散

    …台: 加味五仙散组成 知母、贝母各二钱(6g),款冬花四钱(12g),桑白皮七钱(21g),桔梗七钱(21g),芽茶五钱(15g)。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用一钱,杏仁煎汤调下。主治 咳嗽不止。加减化裁 咽痛者,加射干9克,山豆根9克。重要文献摘要 《温病大成》,“三问曰:麻疹初出,咳嗽,何以治之……如或不效,用加味五仙散,去桔梗、芽茶,加牛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