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158551 个相关结果.
  •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268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中国医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中医学体系的成熟,医生仍更注重辨证施治、取类比象的方法,加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思想的影响,解剖实证被忽视了。中国的解剖学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大量传入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一、教会医院的解剖教学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教会医院的发展,各地教会医院陆续开办了医学班,讲授解剖、生理等西医课...
  • 病理学

    624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近代病理学科的奠基 据记载,自1901年到1916年间,我国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病理学课程。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在部令第25号中公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令”十条,规定医学专门学校的课程为48门,其中包括有病理学及病理解剖学。最先设立病理学教学组织的应推北京协和医学院,其于1920年即已建立了病理学系,美籍教授米尔斯(MillsRG.)为第一任...
  •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1836 0001-01-01 《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在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解剖”的认识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脏器的名称。在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都进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着。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Galen...
  • 第三章 历代咽喉口齿的解剖名称

    3042 2023-11-28 《中医喉科学》
    第三章 历代咽喉口齿的解剖名称 第三章 历代咽喉口齿的解剖名称 自《灵枢•经水篇》:“若乎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提出“解剖”之后,当然为医学界所乐于利用。可惜被几千年来“身体髪肤,受之父母,弗可毁伤”的封建顽固思想所扼杀。甚至作屍体解剖者也要处以极刑。且看《南史•顾覬之传》:“时,沛群相县唐赐,往北村彭家饮酒,还,...
  • 参考文献

    1. Gall G& pardue ML.Formation and detection of RNA ╟ DNA hybrid molecules in cytologicalpreparations. Proc Nat Acad Science.U.S.A,1969,63:378~ 381 2.Glaid,etal. The use of comple...
  • 第1节 解剖学

    生物学包含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两方面的研究。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而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 人体结构非常复杂,所以解剖学内容包含不同的层次,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器官,以及器官之间的关系。大体解剖学是在整体观察和解剖过程中,用肉眼对人体器官进行研究。细胞解剖学则是借助于特殊设备如显微镜和特殊技术观察细胞及细胞内结构。
  • 第二节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664 0001-01-01 《医学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思想萌芽阶段(公元前3,000年~19世纪) 在古代书籍和医学书中(包括我国和黄帝内经)很早就记载了有关一些高级心理机能和脑的关系或在脑中定位的论述。西方一些学者如希波克拉底、阿里斯多德和盖伦(Galen)都把人的心理机能与大脑的某一部位(脑的小室,后来形成了脑室学说)联系起来。直到十六世纪中叶,韦萨留斯(A...
  • 医学大概的意义

    人之生也,得大气五行圆运动之全,故人为万物之灵。物之生也,得大气五行圆运动之偏,故物为人身之药。全者,五行调匀,不偏多,不偏少,圆而又圆之意。偏者五行圆运动中,有一方偏多偏少之意。类如中医之麻黄,偏于疏泄作用。芍药,偏于收敛作用。半夏,偏于下降作用。升麻,偏于上升作用。甘草,偏于补中作用。古中医治病方法,汗闭恶寒之病,是人身疏泄作用偏少,收敛作用偏多。用疏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