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42 秒,为您找到 200677 个相关结果.
  • 第二章 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4609 2023-11-28 《温病条辨讲解》
    第二章 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第二章 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中医学对于传染病认识很早,从历史看,金元以前历代医家基本上都是以《伤寒论》为基础来对各种传染病进行辨证论治。金元以后,特别是在清代温热学派兴起以后,不少温热学派学者,反对以伤寒法治疗温病,这就掀起了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派之争,至今尚未结束。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学对于传染病的一般认识,并在此基...
  • 第一节 辨证失误的思维原因

    1749 2023-11-28 《临证程序》
    第一节 辨证失误的思维原因 一、主观性思维 二、片面性思维 三、表面性思维 四、习惯性思维 第一节 辨证失误的思维原因 临证辨证失误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有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二大类。客观原因主要在于病证的复杂性、药饵服法不当、病人失于调养等。主观原因主要在于医者诊察不详、经验不足、思维方法欠妥等。本节仅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分析辨证失误的原因。 ...
  • 二、辨证论治

    1897 2023-11-28 《中医医学概念》
    二、辨证论治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的概括。因此,证是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变的本质,所以它比症状对疾病的揭示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 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中医...
  • 辨虚实、阴阳、经络

    967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是以肝胆亏弱目始病,脏腑火盛珠方痛。赤而且痛火邪实,赤昏不痛火邪虚。故肿痛涩而目红紫,邪气之实。不肿不痛而目微红,血气之虚。大眦赤者心之实,小眦赤者心之虚。 (《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按:本条根据目赤是否伴肿痛而辨别实火、虚火,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虚火亦能致目痛(后面有关条文将进一步论述)。从大、小眦赤的部位来辨别心经实火、虚火,过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