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55030 个相关结果.
  • 一、针灸临床中西医结合成就

    一、针灸临床中西医结合成就 一、针灸临床中西医结合成就 针灸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智慧的结晶,尤其近三十年来,针灸临床通过反复实践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国,提高了疗效,并采用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免疫学等研究方法,以及应用近代各种先进的电子仪器、电子计算机技术、放射技术揭示了针灸治病机理,为针灸临床研究提供大量科学根据,取得丰...
  • (拼音J)第十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435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静悍 心净无欲而刚毅,勇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使。” 静兼 安定能兼容。指湿土之性。《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性静兼,其德为濡。” 静脉曲张外痔 病名。外痔之一种。见王兆铭《中西医结合痔漏临床证治》。即肛缘皮下静脉曲张。症见肛周可有椭圆或环状块物突起,慢性经过,症状不显,不需医治。当...
  • 一、五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的消长

    400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自从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以后,西医有了一种新武器,中医在内科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已大不如前。西医出身的张公让先生,1960年5月间曾在《中国新医药》第五十一期发表《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之消长》一文,文章指出:“据老一辈的医界一般意见,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是中消西长。二十年前每一条街道,都有很多中药店,西药房则寥寥无几。但是二十年后则中药店日渐减少,西药...
  • 痈疽总论治法歌

    780 0001-01-01 《外科心法要诀》
    痈疽疮疡初如粟,麻痒 痛即大毒。不论阴阳灸最宜,灸后汤洗膏固护,内用疏解与宣通,外宜敷药四围束。轻证神灯照三枝,平塌须急补不足,高肿不可过于攻,内热毒盛须消毒。二便秘结宜通利,脏腑宣通方为福,十日以后疮尚坚,铍针点破最宜先,半月之后脓若少,药筒拔提脓要粘。疮已溃烂腐不脱,当腐剪破开其窍,能令脓管得通流,自然疮头无闭塞。频将汤洗忌风吹,去腐须当上灵药,生肌散用...
  • 二、麦粒肿

    1241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概述】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睑缘毛囊皮脂腺的称外麦粒肿,发生在脸板腺的称内麦粒肿。发病早期,眼睑局部红肿、疼痛,有硬节和触痛,数天后出现黄色脓点,破溃排脓后可自愈。中医认为,风热挟肝火上攻所致,治疗上以清肝泻火,解毒为法。 【手穴治法】 (一)艾灸疗法 选穴:后溪。 操作: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柱,病在左侧灸右后溪...
  • 卷二十二 明堂经脉(二)

    2584 0001-01-01 《中国医籍考》
    〔李氏(庆嗣)针经〕一卷 佚 金史本传曰。李庆嗣。洛人。少举进士不第。弃而学医。读素问诸书。洞晓其义。大德间。(按大德夏崇宗乙卯所改年号。当金熙宗天会十三年。而金人不可称之。疑是当作大定。)岁大疫。广平尤甚。贫者往往阖门卧病。庆嗣携药与米分遗之。全活者众。庆嗣年八十余。无疾而终。所着伤寒纂类四卷。考证活人书二卷。伤寒论三卷。针经一卷。传于世。 〔李氏(源)流...
  • 六、针灸科

    287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本时期的针灸学发展也有其时代特征。针灸,以刺络放血泄热多见及多用灸法于临床,并出现了较多的以灸治为主的针灸学家。在针灸理论上,则相应发展了有关针刺泄热、灼艾保命等学说,在针刺操作手法方面也有发展,并出现了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等按时取穴法,提高了针灸疗效。 (一)针灸学说 金元四大家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他们在形成他们的医学特色时,在针灸方面也多有建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