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8862 个相关结果.
  • 驴乳

    …。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治消渴,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 ①《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②《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③《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④《蜀本草》:"疗消渴。" ⑤《日华于本草》:"治小儿痫,客忤,天吊,风疾。" ⑥《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用法用量…
  • 野猪黄

    … Zhū Huánɡ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性味 ①《唐本草》:"味辛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癫痫,惊风,血痢,金疮。 ①《唐本草》:"主金疮,止血,生肉,癫痫。" ②《本草拾遗》:"主金疮,血痢。" ③《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
  • 糯米泔

    … 别名 粘米泔水(《本草述》)。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淘洗糯米时,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 性味 《纲目》:"甘,凉,无毒。" 功能主治 ①《梅师集验方》:"治霍乱,心悸,热,心烦渴,以糯米水清研之,(或)冷熟水混取米泔汁,任意饮之。" ②《纲目》:"益气,解毒。食鸭肉不消者,顿饮一盏。"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糯米泔 拼音注音 …
  • 醋糟

    …行气祛风。 《食疗本草》: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醋糟裹之,三、两易当瘥。 醋糟,中药材名。本品为米、麦、高粱等酿醋后所余的残渣。功能主治为: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醋糟裹之,三、两易当瘥。 拼音注音 Cù Zāo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米、麦、高粱等酿醋后所余的残渣。 性味 《纲目》:"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食疗本草》:"气滞风壅,手臂…
  • 腊雪

    …ě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 性味 淡,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冷,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降火止渴。治瘟疫、中暑热狂,伤酒热渴。 ①《本草拾遗》:"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酒后暴热、黄疸,仍小温服之。" ②《儒门事亲》:"洗目退赤。" ③《日用本草》:"煎茶煮粥,解热…
  • 鲛鱼胆

    … 《食疗本草》:治喉闭。取胆汁和白矾灰,丸之如豆颗,绵裹纳喉中,良久吐恶涎沫,即喉咙开。腊月取之。 《食疗本草》:治喉闭。取胆汁和白矾灰,丸之如豆颗,绵裹纳喉中,良久吐恶涎沫,即喉咙开。腊月取之。 鲛鱼胆,中药材名。本品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胆。功能主治为:治喉闭。取胆汁和白矾灰,丸之如豆颗,绵裹纳喉中,良久吐恶涎沫,即喉咙开。腊月取之。 拼音注音 Jiāo Yú Dǎn 出…
  • 赤沙糖

    …nɡ 别名 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纲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红糖(《医林纂要》),片黄糖(《本草求原》)。 出处 《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 归经 入肝、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④《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 樱桃叶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归经 《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性味 甘苦,温。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疮毒。 ①《唐本草》:"捣叶封,主蛇毒;绞汁服防蛇毒内攻。" ②《滇南本草》:"治吐血…
  • 海月壳

    …(《本草从新》)。 出处 《本草从新》 来源 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壳。 性味 《本草从新》:"咸,大寒。" 功能主治 《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月壳 拼音注音 Hǎi Yuè Ké 别名 明瓦、蜊壳丬 英文名 clamshell 出处 出自《本草从新…
  • 盐胆水

    …匿蚀,疥,癣,瘘,虫咬。 拼音注音 Yán Dǎn Shuǐ 别名 卤水(《纲目》),滴卤(姚可成《食物本草》),盐卤水(《本草求原》)。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食盐沥下的卤汁。 性味 《本草拾遗》:"咸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匿蚀,疥,癣,瘘,虫咬。" ②《纲目》:"痰厥不省,灌之取吐。" ③《随息居饮食谱》:"吐衄不止者,盐…